罗马书研究

第25讲 坚强的信仰
§1 罗马书十四章,主要提到两个具体的问题,有关于食物的问题和守日子的问题,通过学习圣经得到了明确和具体的指示。同时也认识到信徒应当怎么样为主而生活,我们应当为建立别人而生活,绝不能只为自己而活,并且帮助我们明白信仰的核心,以及天国的实质,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除此,我们也知道每个人必须为自己所有的言行将来在上帝面前交帐也为自己所发挥的影响而承担责任。
§2 罗马书第十五章;我们说,圣经原来是不分章的,分章只是后来的事情,所以十五章的思想其实和上一章是有联系的,十四章的第一节说:“信心软弱的,你们要接纳,但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而十五章一开头就说:“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不求自己的喜悦。”这里面遵行着一个原则,给得多的,要的也多。上帝总是对那些坚固的人有更大的期望和要求,要求他们接纳那些信心软弱的,而不要辩论所疑惑的事情。要求那些信心坚固的担代那些不坚固人的软弱,而不求自己的喜悦,生物的法则特别是在进化论的鼓吹之下弱肉强食,似乎成了一个规律,甚至于在社会生活当中也是出现这同样的景象,欺负弱小已经是司空见惯了的事,但上帝的要求却是要坚固的人去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这是违反犯罪以后人类的天性的事情,也是人所不乐意去做的事情,有多少人愿意为别人分担重担,或在心里去背负他们的忧患呢?
§3 但圣经要求我们,“不求自己的喜悦。”非但如此,第二节说:“我们各人务要叫邻舍喜悦,”谁是我们的邻舍呢?耶稣在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里面发挥了这个教训,所有被撒但所伤害的,所有有需要的人都是我们的邻舍,我们求邻舍喜悦是为了什么呢?只是为了迁就、讨好吗?不是,要使他们得益处。在这世界上什么是真正的益处和利益呢?只是为了谋求物质上的好处吗?不,为的是建立德行,帮助别人建造品格的工程。
§4 这又回到十四章前面所讲的,不可因食物毁坏上帝的工程。十九节;要彼此建立德行的事情。我们非但不可败坏别人,绊跌别人,相反要建立别人,扶助别人,建立德行这是最大的益处。提摩太前书六章六节说:“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书四章第八节:“操练身体,益处还小;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因有今生和来生的应许。这话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所以我们叫邻舍及别人喜悦是要他们真正的得到益处。要叫他们得着真正的益处,就是建立他们的德行,而不是说对一个赌徒借钱给他,让他欢喜,不是。或者一个醉酒的就为他提供酒喝,让他快活,不是。这都不是对他们有益处的,甚至于还不是单单为一些有缺乏的人提供一些物质的需要,除非这些也有助于建立他们的德行。
§5 帮助贫苦的人固然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他们有一种勤劳,奋发图强,不屈不挠的一种德行。那么谁是我们的榜样呢?惟有基督,第三节说:“因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悦,如经上所记:辱骂你的辱骂都落在我身上。”耶稣基督在世界上,他凡事讨天父的喜悦,就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圣经记载着:上帝和人喜爱他的心都一同增长。早期的教会也由于效学了基督。圣经记载,他们得众民的喜爱。而基督的一生,他是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被人厌弃。他非但不求自己的喜悦,反而担当我们的羞辱跟一切的患难。我们的罪加在他的身上,我们的羞辱他都承担,这和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第二章第四节所讲的:“上帝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上帝喜欢。”
§6 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求取上帝的喜欢和人的喜悦是没有矛盾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为得上帝的喜悦,可能会丧失人的喜悦,我们为求人的喜欢,可能会丧失了上帝的喜悦。但耶稣基督在他受浸的时候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因为他的一生也就是在讨上帝的喜悦,而不求自己的喜悦。同样对我们人,他也是为求我们的喜悦,正像良善的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当中所讲的,他为了拯救我们,他自己甘冒风险,愿意遭受损失,为自己找麻烦为使我们得益处,为了建立我们的德行。
§7 除了基督的榜样,圣经也给我们有莫大的帮助,第四节说:“从前所写的圣经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在所有这些属灵的追求上,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仍需要有极大的忍耐,有的时候被人误会,有的时候被人攻击,有的时候人家并不赏识,有的时候甚至于看不到什么希望,但是感谢上帝,除了让耶稣基督成为我们的榜样,并且担当我们的痛苦以外,上帝也赐了圣经作为教训我们,安慰我们,给我们有盼望。另外我们也不要有这样的错觉认为只是记载古人的事迹,或者是并非对我的要求,这里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所写的,保罗归纳说:第五节:“但愿赐忍耐安慰的上帝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我们彼此同心,就能够与基督合一,我们彼此轻看,或者是互相论断,就与主的心相背。虽然,合一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有时会软弱,有时会失望,有时甚至灰心,但是上帝是赐安慰,以及赐忍耐的上帝,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彼此同心,能够效法基督,我们就会像第六节所讲的:“一心一口荣耀上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8 再讲一下这里所讲所写的圣经,在保罗的时代当然主要是指着旧约圣经,而在我们今天的世代就包括了整个的新旧约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这节经文很重要,尤其是对传道人,有的时候我们讲解圣经或讲道,以为圣经只是为教训其他人,但这里说:首先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这里表明了基督徒在世界上也会常常会遇到困难,受到挫折,被人误解,甚至于遭到攻击,谁来帮助我们呢?谁是我们的榜样呢?耶稣是我们的榜样,圣经是我们最大力量的泉源。因为上帝的话没有一句是不带能力的,我们因着圣经所有的教训,圣经所留下的先贤的脚踪,比如说:在忍耐上,约伯就是一个最好的榜样,雅各书第五章第十节;“弟兄们,你们要把那先前奉主名说话的众先知当着能受苦,能忍耐的榜样。那先前忍耐的人,我们称他们是有福的,你们听见过约伯的忍耐,也知道主给他的结局,明显主是满心怜悯,大有慈悲。”许许多多的先贤,留下了他们生活的经验,他们怎么样在各种不同的光景当中得着从上头来的安慰,人也正因为有忍耐和安慰,结果就有盼望。
§9 接着说:“但愿赐忍耐安慰的上帝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一心一口荣耀上帝──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罗15:5,6)这里进一步的指出忍耐和安慰其实还不是单单从圣经的字面而来,而是从上帝来的。我想对一个基督徒讲,下面两点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一个就是效法基督耶稣,一个就是彼此同心。
§10 第六节,“一心一口荣耀上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耶稣在世界上的时候,就是度一种荣耀天父的生活,耶稣在离开世界之前的祷告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我在地上已经荣耀你,你所托付我的事,我已经成全了。(约17:1,4)
§11 所以我们效法基督就是要度一种荣耀上帝的生活,我们也唯有彼此同心,才能够真正的称颂天父。正因为是认识到我们同有一位天父,我们才有可能彼此同心。这又提到了一心一口,有的时候我们的口在颂赞,心却不在颂赞,如果我们的心在颂赞,我们必须要表达出来用口来颂赞。
§12 第七节说:“所以,你们要彼此接纳,如同基督接纳你们一样,使荣耀归与上帝。”这段里面不能不结合到整个十四、十五章,所讨论的问题就是说: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信心强的人也应当接纳信心弱的人,吃的人要接纳不吃的人,要彼此接纳。彼此接纳的一个主要的前题就是意识到基督接纳了我们,如果基督接纳了我们,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接纳别人?只要想到像我这样软弱的人基督尚且接纳了我,我有什么理由不接纳其他的人。
§13 在罗马教会的背景中,还存在一些犹太基督徒,和外邦基督徒之间的一个问题;所以,保罗在这里特别加以劝勉并且指出。
§14 第八节;“我说,基督是为上帝的真理作了受割礼人的执事,要证实所应许列祖的话。”上帝是信实的上帝,上帝既然吩咐亚伯拉罕以及他的后裔受割礼。所以基督为了上帝真理的缘故服事了那些受割礼的犹太人,耶稣降生在犹太,长大在犹太,首先工作的对象也是犹太人。但是为了正视上帝所应许列祖的话,同时在前面所讨论的由于犹太人的固执和偏见,要建立起自己的义,一直拒绝耶稣,所以福音就传到外邦,选民的国度从此就结束,而外邦人得救也成为上帝的荣耀。
§15 第九节说:“并叫外邦人因他的怜悯荣耀上帝,”当这些外邦人看到自己本来是失落的,现在被找到,自己过去不成为子民的,如今成为上帝的子民,过去是不蒙怜恤的,现在蒙了怜恤。所以他们就荣耀上帝,“如经上所记: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赞你,歌颂你的名;又说:你们外邦人当与主的百姓一同喜乐;”(罗15:9,10)所以这样一来,基督既是服事了犹太人,也是服事了外邦人。同样的,基督既是犹太人的主,也是外邦人的主,基督既拯救了早期的那班犹太人基督徒,也拯救了那些外邦人,一个荣耀的景象正像这里所说:“你们外邦人与主的百姓一同欢乐,又说:外邦啊,你们赞美主,万民哪,你们都当颂赞他!”又有以赛亚说:将来有耶西的根,就是那兴起来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要仰望他。”
§16 所以保罗写这卷书的目的既是指出了外邦人是有罪的,但犹太人也没有例外,也是有罪的;同时也指出了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拯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然后保罗更指出,上帝已经救了那些愿意信主耶稣基督的犹太人,同样的上帝也要拯救那些归与他的外邦人,以至这幕景象能够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就是凡以信为本的,都成为亚伯拉罕的子孙,都能够颂赞荣耀上帝。
§17 第五节说:“但愿赐忍耐安慰的上帝叫你们彼此同心,效法基督耶稣。”
§18 当外邦人和犹太人都信了主,都荣耀上帝的时候,第十三节说:“但愿使人有盼望的上帝,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使你们借着圣灵的能力大有盼望。”在这里更进一步的提到要将诸般的喜乐和平安充满门徒的心。真的,当人在基督里面同心的时候,当人因着信想到基督对我们的救赎,和最终拯救了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喜乐和平安。盼望是上帝所赐的,也是圣灵赐的,也是基督所赐的,可以说:盼望是三一真神所给人的一个极大的礼物。世界著名作家雨果曾说:“上帝把盼望两个字写在每一个人的额头上。”这是一点都不错的,有盼望才值得活下去有盼望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喜乐的人生。
§19 第十四至十九节,保罗提到他是为外邦人作基督的仆役,这一段里开始是反映了在罗马教会,也有些不够同心,特别是在种族的问题上,或者在信仰上不同的观点,以及不同的宗教背景下,所形成的一些问题,所以保罗说:“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充足了诸般的知识,也能彼此劝戒。但我稍微放胆写信给你们,是要提醒你们的记性,特因上帝所给我的恩典,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上帝福音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14-16节)
§20 保罗因为自己是犹太人,他除了对自己的同胞有很深厚的感情以外,保罗又是一个外邦的使徒,所以他有巨大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保罗在外邦人前也是非常谦虚的,他说他是做基督耶稣的仆役,做上帝福音的祭司,就让犹太人能够明白,今天当基督来到世界以后,这个祭司的责任已经是从属肉体的利未支派的后裔,转移到每一个蒙召为主工作侍奉的人身上,是做了福音的祭司,所献上的不再是牛羊,而是归主的外邦人。同样的,他们也是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的,上帝是不偏待人的,一方面旧约的祭物固然是要圣洁,可蒙悦纳,新约所献上的祭物也是一样,一方面说:古以色列既是上帝所分别为圣的,今天外邦人也同样是上帝所分别为圣的,一样为上帝所悦纳的。这里面又让我们想到了罗马书十二章开始的一段所讲的,“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
§21 下面保罗提到他的工作和人生,有一个特点,他就几次讲:基督借我所做的,只提他借我言语。他认定了这是主的仆人,主通过他来施行他自己的工作而已。另外,他说除了这个以外,“我什么都不敢提,”这段经文又好像是罗马书十二章一段的注译,他把自己看得合乎中道,他既看见了上帝给他的恩赐,上帝呼召他去从事的工作,他又不夸耀自己,他知道一切都在主里面才得以成就的。
§22 除此以外,他还加上了下面这一段,二十节:“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告在别人的根基上。就如经上所记:未曾闻知他信息的,将要看见;未曾听过的,将要明白。”
§23 保罗,第一,有一个开新工披荆斩棘为主创业的雄心壮志,也包括了一种克己牺牲的一种心愿。而同时保罗也不愿意以别人的劳苦作为自己的收益,免得产生误会,这正符合加拉太书,他所教导的:人若无有,自己还以为有,就是自欺了。各人应当查验自己的行为;这样,他所夸的就专在自己,不在别人了。第三,保罗这个意思还表明,因为他所得的福音的启示是直接从基督来的,他愿意把教会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纯真的福音上,他像聪明的工头立了根基,这根基就是耶稣基督。
§24 从二十二节至二十九节:又一次的流露了保罗对外邦人和对他自己同胞的一种感情;“我因多次被拦阻,总不得到你们那里去。但如今,在这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而且这好几年,我切心想望到西班牙去的时候,可以到你们那里,盼望从你们那里经过,得见你们,先与你们彼此交往,心里稍微满足,然后蒙你们送行。但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给圣徒。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这固然是他们乐意的,其实也算是所欠的债;因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份,就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等我办完了这事,把这善果向他们交付明白,我就要路过你们那里,往西班牙去。我也晓得去的时候,必带着基督丰盛的恩典而去。”
§25 这一段不单单是表明,保罗对自己祖国的同胞,特别是有困难的人所有生活的感情,也不单单表明,他怎么样想念外邦的教会,包括罗马教会,保罗特别希望借着他这样的行动,能够沟通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的感情,他希望借此建筑一个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非但不互相的猜忌,嫌弃,或是互相的歧视、排斥。相反的能够互相的支援,互相的帮助。分享上帝给各自的恩典。
§26 我们如果参考哥林多书我们就知道,马其顿,亚该亚他们并不是非常富有的反而极其穷乏。在大争战当中,他们格外的显出一种乐捐的心来,保罗希望用他们这种热情来激发犹太信徒,让他们也生出对外邦信徒的信任和好感,而外邦信徒,保罗认为他们也要意识到,正因为他们分享了以色列人属灵的好处,所以这样做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27 这段圣经让我们又可以看见一个真理,保罗固然是对自己祖国的同胞怀有深厚的感情,但自己祖国的同胞,包括犹太教徒,并不领情,并不赏识他,尽管保罗怀着美好的愿望和想到罗马去,但是人的道路由不得自己,多次被阻拦,最后甚至是带着锁链去到罗马。但是上帝能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
§28 最后一段保罗祈求罗马的弟兄为他祷告,他所关心的还是两件事情,就是我们刚刚所讲的,为耶路撒冷所办的捐项可以得蒙圣徒的悦纳,顺着上帝的旨意,能够欢欢喜喜的到罗马去,所以第三十节说,“弟兄们,我借我们主耶稣基督,又借着圣灵的爱,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祈求上帝,叫我脱离在犹太不顺从的人,也叫我为耶路撒冷所办的捐项可蒙圣徒悦纳,并叫我顺着上帝的旨意,欢欢喜喜地到你们那里,与你们同得安息。愿赐平安的上帝常和你们众人同在。阿们!”
§29 弟兄姊妹,在这一章里把一个基督徒的伟大的情怀,以及一个传道人的美好的心愿,崇高的心志都展露在我们面前,效法基督,彼此同心。度一种荣耀上帝的生活,就是一种有意义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就是一种真正快乐和平安的生活。
已选中 0 条 (可复制或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