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讲 献身的基督徒当如何对己对人
§1
12:3-8
§2
罗马书十二章第一到第二节,这两节圣经是非常重要的,十二章开始像以上所讲的是保罗书信一贯的,在他书信的后半部就转入到实践当中去,而这两节圣经可以说是有关实践的最先的前题,就是我们要献身我们要追求明白上帝的旨意,而且遵行上帝的旨意,保罗在献身的时候还是取用了旧约的,尤其是犹太人甚至一般的外邦人都是受洗的献祭,将祭实行,这是保罗指出我们的祭是活祭。
§3
上帝要用我们的生活、用我们的生命来荣耀他,世界上芸芸众生,生命的现象也很普遍,但是这里所指的是圣洁的,是一种分别为圣的,是贵重的,是没有瑕疵的,没有玷污的,是在基督里被视作完全的,另外这样的祭就是上帝所喜悦的,因为奉献的人只出于甘心,甘心的祭是上帝所喜悦的,甚至年老的使徒保罗他要求门徒,劝门徒,但是我们是不是献身呢?还是要我们自己来决定是不是甘心,更加使个人自己要对付的问题,献身即是自愿,但是按着上帝对我们的慈悲按着上帝对我们的大爱牺牲来看,我们这样的献身又是理所当然的,我们这样的事奉也是必须的,在一次献身以后我们要保守一生的献身,意思就是天天献身,我们每天早上要把我们自己奉献给主,每一周开始要把自己奉献给主,每一日,每一年都是如此,直至我们感觉到每一个时辰我们都是献身归主的。
§4
第二点我们上次讲的,就说:献身的过程也就是我们的心意不断更新变化的过程,而消极方面就是指着我们要去效法这个世界的过程,这是一个势不两立的此消彼长,严重一点甚至是你死我活,我们如果是效法世界多,我们的心意更新变化就少了,我们心里更新变化的事头强大了,那么我们一步一曲的去跟随世界的这个意念就会薄弱了,那我们的心意更新变化按着什么去变呢?就是按着上帝的旨意去变,但如果我们不明白上帝的旨意,我们又怎能去追随,但是即使明白上帝的旨意,却不去遵行,那又有什么用呢?
§5
所以在下面一节也就是第三点我们上次带出的,有关追求,明白与遵行上帝旨意的这样一个思想,我们说借着读经,查考圣经,借着祈祷以及圣灵的感动,以及圣灵有说不出来的叹息,按着上帝的旨意为我们祈求,借着默想,反复思考,运用上帝给人的头脑和理智在接受在观查上帝,在环境当中的带领或者是拦阻也留下了基督徒经验,特别是弟兄姐妹和属灵的长子一起交通,探讨,所有这些能够帮助我们明白上帝的旨意,但圣经的原则是最紧要的一点如果所谓的心中的感动和圣经明显的教训不服合的话,那说不定只是我们自己的感觉或者是自己的感情代替了圣灵的感动,如果不是在更多的亲近上帝与上帝很好的交通,借着查考圣经借着恳切祈祷,如果没有这个前题,我们光是运用自己的头脑,理智的分析也会走错,但同样不运用我们的理智和头脑光是等候预象、预梦、声音,那也同样是另外一个极端。但几乎有了上面的三点,我们还要看一看有的时候上帝在环境当中的启示,有的时候是明显的带领,有的时候是明显的拦阻,有的时候是拦阻之后的带领,有的时候是带领之后的拦阻,我们必须在以上三点的基础上加于很好的分辨和判断。
§6
除此以外,我们有的时候可以借着集体的力量,集体的寻求上帝的旨意,比如,但以理就和他三个朋友一起讨论,一起祈祷,结果上帝就把先给尼布甲尼撒的梦再一次向他们显现,教会的经验历来也有很多这样的见证,我们发挥集体的作用,共同追求明白上帝的旨意,这样我们往往就会发现上帝善良,成全可喜悦的旨意于代替我们自己的不完善,不全备以及自讨自己喜悦的私意。
§7
再温习上一课的结束时候,我愿意用以弗所书第五章十五到二十一节做一次全面总结,“你们要谨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当像智慧人。要爱惜光阴,因为现今的世代邪恶,不要作糊涂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地赞美主。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上帝。又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
§8
罗马书十二章第一到第二节向上帝献身的前题下,我们现在来看第三节,“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上帝所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一个献身的基督徒如何看待自己呢?第三节保罗这里说:“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上帝所吩咐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怎么看自己呢?照着镜子看呢?照着水影看呢?照着玻璃反光来看自己吗?镜子是什么镜呢?放大镜,显微镜,哈哈镜,这之间都有不同,保罗似乎告诉我们说:“照我本想来看见自己的真我,自己看自己是一回事情,别人看自己又是一回事情,上帝看我们自己更是另外一回事情。在这其间有些会统一的,就是上帝看我们别人看我们,自己看我们都是一样,但有的时候并不如此,我们看自己不错,别人看我们就不一定这样,上帝看我们呢?又是另一个问题,有的时候我们自己看自己不错,别人看我们自己也不错,但上帝倒不以为然,但也有另外情况,就说,我们自己看自己是一回事情,别人并不赏识我们,但上帝却能够知道我们的内心,知道我们向他的意念,总之认识上帝以及认识自己都是我们人生重大的课题,我感觉到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就会更加认识其他的人,也认识撒但,这就构成我们人生的主要课程,认识自己,尤其是其它教育的最基本的课程。
§9
在世界上,在人群中往往有两个倾向,一个就是自视过高,一个就是太自卑,相对来讲自视过高的人多过于自卑的人,但两者都是不健康的,保罗固然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但保罗也并没说,应当故意缩小我们自己,保罗说要看得合乎中道,不偏不移,不大不小,不左不右,不胖不瘦,中庸之道,要有自知之明,要有自信,自尊和自爱另一面,即不要用自负、自高、自大、盲目的欺骗自己,但是也不要自厌、自叹、自卑折磨当中打滚度日。
§10
要正确的认识自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人甚至说这是最难的事情,好像听来人不容易接受,确实,有过人生各种经历的人,把自己放在各种经历当中的人,他就会晓得这句话的正确,有的时候不在特殊的时间,特殊的场合或者特殊的情形下,我们并不认识我们的真我,钢壁铁墙:就是众人离开你,主耶稣啊,我也不离你,就是和你一起下监,一起做牢,我总不离开你,我总不跌倒,以后如何呢?大家很清楚,我们说得真是认识了他自己了吗?当这少年官来寻求永生,当耶稣说你要遵守诫命,他说我从小就遵守,耶稣说你还缺少一件事,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少年官真的认识了自己吗?当雅各和约翰怂恿着他的母亲,把他们带到耶稣面前,耶稣问他们要什么,他母亲说要他儿子一个坐左边,一个坐在右边,耶稣就问雅各,约翰说: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他们说,我们能,耶稣在这段对话之前首先的感叹就说:你们不知道你们所求的是什么。”在这样的处境下,他们是不是真的认识了自己呢?所以认识自己是一门非常基本的重要的功课。
§11
第二,就是要接纳自己,认识自己不容易,接纳自己也不容易,当我们发现到果然在我们身上有一些长处,优点,或者是上帝的恩赐,但我们一定会发现,尤其是我们仅管诚实的对我们自己,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故然不要飘飘然然,但我们也不要专门迎合着自己的缺点弱点,尤其是当和别人比较的时候,发现别人没有这些,或者是与生俱来的或者由于自己家庭环境造成的,社会,国家所形成的,就是这样的软弱缺点,我还能接受我自己吗,我还能够乐意的说,这就是我一个自己都不能接纳自己的人,很难希望别人接纳你,有的时候我们太自卑,以至使我们人生瘫痪无力。
§12
而第三点呢?如果我们发现我们身上长处优点,应看到这是上帝的恩赐,是他给我们的礼物,要通过我们去运用和发挥,这种恩赐也是每个人都有的恩赐,个人的恩赐不一样,别人所有的恩赐可能是我没有的,但也正像我所有的恩赐,别人不一定有,这是上帝所赐给个人,但重要的不是在恩赐的多少,而是在乎第一是不是满足于这些恩赐,为这些恩赐感恩,而且加于不断的运用而发展,从此我们在上帝面前要面对着圣洁,公义,慈爱的上帝,面对着上帝给人的标准,面对着神的形象来看我们自己,一方面我们人应当自豪,因为唯独人,圣经说:“上帝是按着他自己的形象来造我们的,”我们为什么要自卑,但另方面讲,我们人的器体原是尘土,如果离开上帝我们是多么的微小,没有价值,何况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我们一个人又算得了什么,所以当我们如果骄傲的时候,我们就应当想到我们是属于土,尤其是犯罪以后,我们还要归于土,这是世人所有的命运,但当我们灰心,当我们过分自卑的时候我们应当抬头仰望上帝,我们的创造主,人在犯罪堕落以后,还没有完完全全毁损上帝所有的形象,何况人在基督的救赎里面,更加可以恢复上帝的形象,保罗在这里说:“按着上帝给我的恩赐,我们如果从这个角度看,那么,我们所有的才干蒙上帝恩典,甚至我们身上的缺点,弱点,当我们知道以后,我们还是要承认这是上帝的恩典,所以保罗说:“故此,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林后12:10)保罗有许多的长处,优点和财干,有学问,有属灵的权柄,有组织的才能等等,但保罗也可能是一个其貌不扬的,是眼睛有疾患的,也是一个独身的,但保罗感觉到,所有这些直接的或者间接的都有上帝的恩典和上帝的慈悲,一旦他献身给了上帝,一旦他不以世界眼光来看待自己,而且在生命里面不断的更新的话,他就有满足感,又有一种自知无限愿意去向上向前,他就不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也不是羡慕或者嫉妒别人所有的才干和能力,他只按着上帝所给他的,来尽力而为看得合乎中道,首先是对自己要有这个要求。
§13
第四节,“正如我们一个身子上有好些肢体,肢体也不都是一样的用处。我们这许多人,在基督里成为一身,互相联络作肢体也是如此,按着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
§14
保罗很喜欢用身体来做我们彼此之间关心的比喻,耶稣基督是头,在主里面的每一个弟兄姐妹都互相联络,像肢体一样,很明显的保罗说:不都是一个肢体,但不同的肢体,就有不同的功用,但虽然不同的功用,却是连在一个身体上,可以说是各有所长,也各有其所,但这里保罗强调说:我们除了各有的功能作用外,既然做为一个身子就要互相联络,要做到互相联络,就要分工又合作,就必须要有一个自己认识自己的前题,要感到我的缺点不足,可能是别人的长处,但优点能够帮助我的,在这些事上我需要依靠别人,另外想到上帝既然给了我独特的恩赐,我应当并发挥运用,能够使身体获得益处。眼睛不能代替鼻子,鼻子不能代替嘴巴,嘴巴即不能叫说,好了,你们都是没有用的,都是不必要的,就剩我嘴巴吧,不行,但嘴巴也不能这样说,你鼻子长在我上面,眼睛更加是高高在上,那么我实在是太可怜了,那么我就罢工。我们要意识到这些的短处,我们才会更欣赏别人的长处,我们只会感到自己得蒙上帝的恩典,我们才会去补足别人的不足之处。
§15
第六节保罗说:“按着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说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或作执事,就当专一执事;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或作劝化的就当专一劝化;施舍的,就当诚实;治理的就当殷勤;怜悯人的,就当甘心。”所以这一段里面的第四个思想就是各自要做出应有的贡献,发挥上帝所给的恩典,但他的目的呢?不是为了荣耀自己,而是整个身体得益处。保罗这里例举了几种恩赐,就是说预言,做执事,教导劝化,施舍,诚实,治理,怜悯人,在中文圣经都讲的专一,虽然在原文是没有的,但这里面却体现了很好的意思,只要我们尽到了自己的本分,做好了我们本分的工作,发挥了上帝给我们独特的恩赐,而不是专管闲事,或者轻看别人的工作成就而夸耀自己,唯有我们能够专诚,专一,专心尽到自己的责任,义务,我们就是为全体做了最好的贡献。正因为人不是全能的,没有一个人具备所有的恩赐,但也没有一个人没有任何一种恩赐。可以将我所预言就当照着信心的程度说预言,当然预言主要不是一定要述说那将来要发生的事情,但是能够传达上帝的话语和时代的信息都是在这个范畴,个人讲道按着自己信仰的程度来讲不要夸夸其谈,不要讲那些自己没有真实的经验,没有真实体会的,更不能讲自己还不确信的讲道要有信心,讲道要诚恳,讲道要诚实。
§16
第二点保罗就强调了非常实用的,这是非常具体实践的服务不一定每个人有讲道的恩赐,说预言的恩赐,但是每一个人几乎都可以说,他本着基督的爱可能去做服事人的工作,服事人的不要不安于他所做的,认为自己所做的没什么了不起,没多大作用,结果就不安于所作的。其实在上帝眼中看来也同样是一种恩赐,第三是属于教导,包括解释,包括阐明,有的时候教会里面太多的讲道,而太少的教导,教师,父母都有这种独特的恩赐或者是机会来做教导,当然牧师也不能放弃这部分的工作,其次就是劝化人的,包括鼓励,安慰,开导,辅导,施舍也是一种恩赐,保罗不是讲耶稣说:“施比受更有福吗?”我们能够施舍就表明我们已经比别人多或者是比别人先领受了上帝的恩赐,还有治理做领导的,这也是一种恩赐,这里特别提到,治理的要殷勤,往往有些做领导的,容易指手划脚,但自己具体的一点都不参予,把所有的责任重担都推给别人,所以说做领导的要热忱,怜悯人的,这里讲要甘心,被迫去做事都是痛苦的,乐意的事情才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