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研究

第15讲 上帝对待以色列和外邦人的问题及上帝的主权和智慧
§1 上一讲第九章第一到第五节,讲到保罗面对自己同胞的得救问题上,他的心情,他的表现。虽然保罗提到他自己的同胞,以色列人作为上帝的选民,本有儿子的名份,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又有光荣的先祖,特别是有基督耶稣,但所有这些的特权和福份,以色列人并没有正确的去对待和反应,结果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而且走到了它的反面,甚至于弃绝上帝,弃绝基督。
§2 这一讲从第六节开始,一起学习。保罗说:“这不是说上帝的话落了空。”因为有的人可能会得出这个结论,那么这样看来尽管上帝是一片苦心,岂不是枉费心机,或者是使他叫以色列民成为他的选民的应许落空了吗?不,保罗说,不是的。第一,不是所有的犹太人不信,至少也有一些犹太人是相信,接受,就比如基督的第一批使徒,或者门徒来讲,他们都是犹太人,连保罗自己也不例外,所以这是其一,上帝的话并没有落空。第二,毕竟大部分,甚至绝大部分的犹太人,以色列并没有接受基督,在历史当中,以色列民族和国家也没有完成上帝的旨意,这是事实,也是不容否认的,所以保罗第二个论点就说:因为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做他的儿女,唯独从以撒生的才称为你的后裔。这就是说,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上帝的儿女,唯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保罗这里就指出,不是说按血缘,按传统,也就是按肉身是犹太人,是以色列人他们就算是上帝的儿女,不是的。血统论,在上帝面前也是站立不住的,固然是因着亚当,夏娃犯罪,罪就进入世界,死就临到人类,但是本身也是因着人类自己犯罪,即或不和亚当犯一样的罪。同样的,虽然是亚伯拉罕在上帝面前称义,是因为他的信。同样的,他的子孙如果要称义也必须要有信心,接受上帝的应许,正像我们以前提过的圣经章节,虽有挪亚,约伯,但以理在其中,他们也只能因自己的义救自己,却不能连儿带女一起得救,也不要孤立的应用使徒行传的这个章节,当信主耶稣,你和你的一家就必得救。
§3 我们应当看到这个故事的下面,就是保罗怎么样将主的道传给腓立比的这个狱卒的一家。他们就把主的道讲给他和他全家的人听。”三十四节,于是禁卒领他们上自己家里去,(就是领保罗和西拉上自己的家去,)给他们摆上饭。他和他全家,因为信了上帝,都很喜乐。”
§4 所以很清楚的腓立比的禁卒和他的全家都信了,所以保罗就说,你和你的一家都必得救,信仰到了新约的时代就更加明显是个人的事情。即或在旧约的时候,虽然按整体说,以色列人是上帝的选民,这是就身份来讲,但并不是按得救与否来说,保罗在这里清楚的讲,唯有那些从应许生的,就是相信上帝的应许,好像亚伯拉罕,撒拉最后相信上帝的应许,这样的人才能够算为亚伯拉罕的后裔,才能算为以色列人。
§5 所以保罗就强调,肉身出身的儿女,属肉体的以色列人并不等于就是上帝的儿女,唯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因为所应许的话是这样说:“到明年这时候我要来,撒拉必生一个儿子。”
§6 在亚伯拉罕的身上,保罗发挥了一个信心的道理,也就是重要的因信称义的道理,而在以撒的身上又如何呢?第十节说不但如此,还有利百加,即从一个人,就是我们的祖宗以撒怀了孕,双子还没有生下来,善恶还没有做出来,只因要显明上帝拣选人的旨意,不在乎人的行为,乃在乎召人的主。上帝就对利百加说:“将来大的要服事小的。”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在这个经文里面,保罗突出了预定和上帝的拣选,也就是上帝的主权的问题,上帝作为创造主,作为宇宙的主宰,当然有他的权柄,他也可以施行预定这样一件事情,正像以扫和雅各还没有生下来,上帝就定规了,将来以扫要服待雅各,因为这里表明,上帝说: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
§7 那么我们要讲这预定是不是在上帝的预知当中呢?这是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上帝是不是盲目的,或者是偏心的,或者是好坏不分,爱好随心所欲的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根本没有办法再讲下去,我们敬畏上帝固然是因为他的大能,也因为上帝是真理,你说是吗?你愿意心里面真正的服从一个大有能力的,但你又明知他是毫无道理的人吗?对这样的一位你能敬拜得五体投地吗?如果这里所讲的预定,就是像宿命论那样所讲的,有些人生来就是上帝已经定规了,他总归是灭亡,总归是作为毁灭的炉火当中的柴心。
§8 而另外有些人不论怎么样他总归是得救的,那么这样说来,把人的自由,也就是上帝所赐给人的自由选择权,又放在哪里呢?如果我们说。从亚伯拉罕的身上,上帝所认为他信上帝,这就算为他的义,那么在以撒,雅各这些先祖的身上一样还是看到像亚伯拉罕一样的信心。尽管雅各不是没有缺点,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坚信上帝的人,不是说雅各没有过错和罪孽,只是他是一个认罪悔改的人。而相比之下,以扫既是一个贪爱世俗,不爱属灵,为罪的后果,而不是为罪的本身而痛苦懊恼的人,更在生活,婚姻,信仰上都是偏离上帝要求的人。
§9 进一步说,上帝当然有主权可以拣选人,但他这个拣选既不是盲目的。也不是偏心的,更不是违背真理的,而且他拣选是有他的目的,有他的用意的,有他的先见和定旨的。上帝拣选亚伯拉罕,呼召他出离迦勒底的吾珥,就是有个旨意,要他保存认识真神的知识,脱离拜偶像的环境。上帝拣选雅各同样如此,从消极方面来说,也就是要他抵御周围的一切拜偶像风俗和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说是要他传播真理的亮光,事实雅各也是这样做了,甚至把以色列的上帝介绍给了法老埃及的皇帝。
§10 在得救的问题上,上帝的所谓预定实是根据他的预知,在他的预知当中,他知道那些人会信他,并且由于信他,从而就遵行他的话。他也知道那些人会拒绝他、怀疑他、不信他,也由于这些导致生活上的败落,至于在拣选上,在责任的托负上,上帝有他的使命,上帝给人什么特权也就附带了义务,上帝先赐恩给谁,也向谁先要。同样上帝拣选先祖以色列也是在这样的范畴里面,人享有权利,也就有义务,人坐高的位子也要为他的地位和权柄而付出,神多给恩赐一个人,他也希望这个人多发挥这个恩赐,保罗讲了这些以后,十四节:他也就这样的问,“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难道上帝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上帝。”保罗在这里是十分强调上帝的主权和人的顺服,有一点我们要非常清楚的就是说,因着罪的缘故,人该当死亡这是无法推诿,也没有其他任何可以来辩论的。但今天之所以得救,是因为上帝怜悯,在乎上帝的爱,上帝不愿意有一个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他愿万人都明白真道,使人得救,圣经讲:上帝爱世人。圣经并没有讲:“上帝爱以色列人。”上帝只讲:“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上帝没有讲:只有亚拉罕,以撒,雅各可以信上帝。以扫也可以信上帝,如果他愿意的话,第十七节他又用另外一个比喻,以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如此看来,上帝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这里面还回到上面的话题,就是上帝的主权和他的预定,我们就从圣经的作者记载雅各和以扫一生的表现,和他们的结局,或者是在出埃及的时候法老的种种表现,我们清楚的可以看到保罗在针对着犹太人的唯法主义,针对着犹太人的靠行为得救,针对着这些以色列人以自己的血统来夸耀,而完全轻视了信心,完全离弃了真理,在这样的时候保罗就特别从上帝这方面强调上帝的主权和他
§11 的预定。如果我们读出埃及记,我们就明显的知道,法老的刚硬是出于他自己,当摩西亚伦去传达上帝信息的时候,法老就公开地挑战说:“耶和华是谁?使我听他的话,容以色列人去呢?我不认识耶和华,也不容以色列人去!”(出埃及记5章2节)
§12 很清楚,不认识上帝,认识上帝也不听从上帝,不是他们没有机会,而是他们不愿意,是他们的抗拒,这就是罪人的本性,这就是恶人的面目,这也是造成自己的心灵越来越刚硬,并且组成了自己永远沉沦的一个表现,上帝并不是没有给过法老机会,或者让他看不见神迹,听不到上帝旨意的传达,只是他自己心里刚硬,故意不认识上帝,上帝就任凭他们生发一颗错误的心。保罗虽然追述了往日的历史,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从这些以色列人先祖,以及从埃及的法老,从他们的身上,保罗特别强调了上帝的主权和他的拣选,以及预知当时的预定。
§13 十九节保罗说:这样,你心对我说: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的旨意呢?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上帝强嘴呢?受造之物并不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个泥里拿一块做成贵重器皿,又拿一块做成卑贱的器皿吗?保罗除了从历史当中来引证,他也从食物和比喻当中来阐发上帝的主权以及上帝的拣选这个道理。我们应当承认在这段里面,保罗是特别强调这个方面,就是从上帝这个方面所有的作为,这个典故是出自耶利米书十八章,如果我们看了第十八章一至十节,我们相反可以看到是一切可以改变的。
§14 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你起来,下到窖匠的家里去,我在那里要使你听我的话。”我就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正遇他转轮做器皿。窑匠用泥做的器血,在他手中做坏了,他又用这泥另做别的器皿;窑匠看怎样好,就怎样做。耶利米十八章五节就解释了这个。
§15 耶和华的话就临到我说:“耶和华说:以色列家啊,我待你们,岂不能照这窑匠弄泥吗?以色列家啊,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拨出、拆毁、毁坏我所说的那一邦,若是转意离开他们的恶,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建立,栽植;他们若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不听从我的话,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所说的福气赐给他们。
§16 我们再看看保罗自己在提摩太书上所讲的,提摩太后书第二章第二十节:“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和瓦器,有作为贵重的,有作为卑贱的,”那么怎么才能成为贵重和卑贱呢?二十一节保罗说:“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如果配合了这两段经文,又可以看见上帝预知当中预定真理的另一面,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九节,“因为上帝不是预定我们受刑,乃是预定我们借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得救。”人借着主耶稣基督得救,这就是上帝所预定的,不论犹太人,外邦都是如此,但上帝拣选以色列人,要以色列人做世界的祭司,来传扬真理的信息,让其他各国各族的人也能得到这样的福份,在职位上的拣选,这主动是出于上帝,这是上帝的主权,但就连这个也都是可以变化的。保罗说:“人若自洁,追求圣洁,就会得做尊贵的器皿,相反呢,即或犹大被接受为使徒,也会丧失这个职份,即或多马,一度做保罗的同工,因为贪爱现今世界,也就离弃了这个职份,即或旧约的扫罗,被选为以色列的王,最后也被弃绝。”
§17 二十二节说:“倘若上帝要显明他的愤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及荣耀的皿上,这器皿就是我们被上帝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这有什么不可呢?”法老因为不愿意认识上帝,故意不认识真理,上帝就任凭他并赐他一个生发错误的心,容让他的心底刚硬,以致收受自己的报应,罗马书第二章第四节这里说:“有些人藐视上帝丰富的恩慈,宽容和忍耐,不晓得他的恩慈是领你悔改呢?竟任着刚硬不悔改的心,为自己积蓄忿怒,以致上帝震怒,显他公义审判的日子。他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
§18 法老是这样,以扫也是如此,所以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以及保罗自己,虽然都有缺点,都有不足,甚至都有错误,但他们有一个相信上帝的心,有一个愿意顺从真理的心,结果他们就得蒙上帝怜恤,成为上帝荣耀的器皿,上帝是定了,凡借着基督耶稣的人,意思就是相信他,顺从他的人都可以得救,凡是努力追求成圣的人,都可以成为尊贵的器皿。相反,上帝也已经预定了,不信子的就没有永生,而且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凡是因私欲产生,不愿脱离污秽不洁的人,他们也就要成为卑贱的器皿,甚至是遭毁灭的器皿。
§19 在此,保罗说:上帝从不偏待人,不论是犹太人或者是外邦人,都是如此。所以为什么先选犹太人,这是上帝的主权,也是因为犹太人是有信心的亚伯拉罕的后裔,那为什么上帝要选亚伯兰,这是上帝的主权,事实证明亚伯拉罕也是信上帝的,但如果万一亚伯拉罕是不信上帝,拒绝上帝的呼召,上帝也会转而呼召其他的人,总之,上帝要完成他救赎世界的计划,而且在先的可以在后,在后的可以在前,第二十五节,就像上帝在何西阿书上说:那本来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称为我的子民;本来不是蒙爱的,我要称为蒙爱的。从前在什么地方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子民,将来就在那里称他们为永生上帝的儿子。这也是上帝的主权,以色列人又如何呢?保罗先引证先知的话说:以赛亚指着以色列人喊着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因为主要在世上施行他的话,叫他的话都成全,速速地完结。又如以赛亚先前说过: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这里很明显的,不是上帝出尔反尔,或者是上帝有什么偏心,而是在乎人是不是响应他的呼召,相信他的应许,顺从他的吩咐,这是一切的关键,上帝愿意万人得救,不愿意一个人灭亡,上帝愿意人都明白真道,人人都悔改,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信他的人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20 旧约圣经以及新约的记载关于以色列的历史就是这个最好的诠释,第一批出埃及的男丁都倒毙在旷野,因为他们不信上帝、试探上帝,唯独迦勒和约书亚进入了应许之地。在犹大和以色列的历史当中,有少数人由于相信上帝和听从他的话还是得救了,但其他多如海沙的都灭亡了。正像那批的人倒毙旷野一样,而且保罗也感叹到就连少数人之所以能够得救,也是出于主的恩典,但上帝的恩典就是彰显在他拣选那些有信心的外邦人,让他们和属灵的以色列人一样,同蒙应许,同为后嗣,为的是让更多一些人得救,为的是更快地成全他的话,完成他的工作。
§21 那么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上帝最初所拣选的以色列人反而有这个结局。而最初还没有听见上帝呼召的外邦人今天又有这样的成就呢?这关键在哪里?保罗在最后一段第三十至三十三节回答了这个问题: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他们正跌在绊脚石上。就如经上所记:我在锡安放一块绊脚的石头,跌人的磐石;信靠他的人必不至于羞愧。这根本就是到底是因信称义呢?还是因律法称义,是接受上帝的救恩呢?还是要自己的方法。耶稣基督这个永恒的磐石对信的人可以在上面建造,可以经得起风吹雨打所有的考验,可以在磐石的荫下得着歇息,但那些想移动巨大磐石的,他自己可能就要受到伤害,我们由于想搬动这个上帝所设立的大磐石,我们可能就受伤了,我们可能甚至于吐血,我觉得有一些人想要闯过这个磐石或者越过这个磐石,他们结果就绊倒在其上,凡接受福音的人,不论是犹太人或是外邦人,都能够得蒙福分,对凡是越过基督、代替基督、挪移基督,那么在人生的信仰上必会遭到破灭,以色列人的历史就清楚的告诉了我们这点。
已选中 0 条 (可复制或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