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研究

第04讲 论福音的功能和果效
§1 1:14-17
§2 前面的三讲,谈到了罗马书的概论,而在上一讲,主要是一起研究了罗马书第一章一至十五节,在第一段,第一章一至七节,主要讲到了保罗的身份和使命,以及接受这个书信的对象就是在罗马城的教会的弟兄姐妹,而尤其在这个段落里面一开始就点题把整卷书的一个中心,就是福音,福音的实质和主题阐明了出来。第二个段落就是从第八节开始,我们知道因为有个背景,在保罗写罗马书的时候,他自己本人还没有亲自到过罗马,为了这个缘故,他就述说他的心情是多么的想到他们当中,想和他们在主里面有交通,想彼此勉励,互相帮助,想为主结些果子,尤其是保罗感到有一种还债的感觉,所以迫使他屡次的定意想到罗马去,只是没有得到通达的道路。
§3 在这段里面我们可以领受到传福音的动机是非常的重要,传福音的愿望也非常重要,但是有的时候传福音者的人生道路却由不得自己,有撒但的阻挡,但我们更可以说有上帝的执掌,即有恶者的破坏,但我们更加深信有上帝的美好的安排。另外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往往在这样的时候上帝有新的带领,我们记得在使徒行传十六章;保罗有那一次的经历,他们本来想到亚细亚去讲道,但第六节说:“圣灵禁止他们,”后来他们想那么就转到庇推尼去,第七节又说:“耶稣的灵却不许。”一个传道者,想为主作工传福音,为什么耶稣的灵和圣灵不许呢?紧接着第八节说:他们就越过每西亚,下到特罗亚去。第九节;在夜间有异象现与保罗。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过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这就是著名的马其顿的呼声,从此就开创了福音传到另一个大陆,就是欧洲的壮举,在这里保罗极其想到:世界第四大帝国的首都,古罗马城那里,要把真理的火炬高举在那个黑暗的世界的中心,但是,既然没有能够实现,但感谢上帝,或者也因这个缘故,就留给了世界一本重要的,深刻的罗马书,所以多少年以后,上帝应允了保罗的心愿。把他带到了罗马,是带着锁链去的,人看来固然是不幸,但谁知道,上帝使万事都互相效力,结果非但试炼了那里的教会和弟兄姐妹,而且造就了他们,也坚固了保罗的心,这上讲我们也简单的提到了。
§4 亲爱的弟兄姐妹,尤其是为主做工的,我的同工们,如果在你事奉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有时似乎是停顿,但不要灰心,上帝有更好的按排,他的旨意永远是最好的,在这样的时辰,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反省,更多的追求,领受更多的光照,说不定上帝要带领你去进行另一种方式的工作。人即或不能去,但是可以借着书信,可以借着其它的渠道把上帝的福音传开。今天有多少的城乡,由于各种的限制,我们也不能去,但上帝岂不是也借着空中的无线电波,借着一些同工在录音室里的事奉,把福音带到了遥远之地,带到了高山,带到了许许多多的偏僻农村吗?
§5 这一讲我们继续从十四节开始学习。十四节保罗说:“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十五节,“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我想在我们人生的经验当中,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我们都有一种欠债的一种经验,或者是感受。欠债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尤其是对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香港,在菲律宾,在许多地方都有当店,把东西抵押了,以后赎回来,有时候所得到的钱固然是为了应付生活,有的时候也是为了还债,但在这同时,又有一种欠债的感觉压在心头,在以往的农村往往说到了年夜,就像似鬼门关一样,因为这讨债的接二连三要来催债,有人把地卖了,把房屋押了出去,甚至把自己的儿女也卖了,为了还债。
§6 近代的社会还有一种所谓人情债,不管怎么样,我们说欠债的感觉是不好受的。圣经里面也提到有几种债,第一种就像我们刚才所讲的,向人借了钱要还债,耶稣说:如果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也是会有后患的,当然尽可能的不要借债,这是很好的忠告,更加不要养成一个喜欢借债的一种习惯,怀爱伦讲,要厌恶借债,就像厌恶大麻疯一样。马丁路德甚至讲:要厌恶借债,像厌恶教皇的制度那样,借了债就要设法还清。今天的很多的银行,尤其西方社会的所谓信用卡,其实也是一种变向的借债,往往会造出很多的人为的不幸,非但是很高的利息,而且当你这样用的时候,你并不感觉到这个债务是多么的沉重,有一天你猛然收到一张通知或单据的时候,你就会大吃一惊。不论是东方的当店,或是西方的信用卡,贷款之类的,都要非常谨慎。
§7 圣经讲的第二种债,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在主教导我们的祷文当中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这里面是讲的罪债,罪恶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犯了罪就像是欠了债一样,有的时候欠债的人遇见债主很羞愧,抬不起头来,犯罪的人也是如此,但是我们感谢主,他要赦免我们的罪,只要我们来到他面前承认,这也就是福音的第一个伟大的功能,也会在保罗的这卷罗马书里面会很深刻的谈到的。当然主祷文这个要求,主会是答应我们的,但也有个前题,就是我们也要宽免人的过失。
§8 第三种债就是保罗这里所讲的,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是一种心灵上的一种负担,是一种感受到爱的不足和亏欠,正是这种感受在迫使着保罗,要去尽他所有的能力,传福音给所有的人,我在这里强调的是所有的人!保罗传福音不是单单给那些体面的人,上流社会的人,或者是有识之士,保罗说:“就是没有文化的,甚至是没有开化的人,我都欠他们的债。”保罗并不是单单想望到罗马去,固然他认为罗马是一个重要的福音的战略据点,他很想去,要开创在西欧的另一个福音的中心,但是如果主把他带到旷野,带到穷乡僻壤,他也是愿意去的,福音的使者固然不要疏忽那些有名望,有学识的人,要把福音传给他们,因为往往他们的心灵也是空虚的,往往他们的心灵也是不满足的,往往在饱学之士的心中出现爱的沙漠,希望的枯井,信心的瘫痪状态。这我们不要疏忽这等人,我们也千万不要忘记那些所为的愚拙人,或者是还不够开化,没有受教育的人。
§9 感谢上帝今天有许许多多的福音使者,他们的足迹去到了许多的荒岛,去到了许多还没有文字,没有近代社会文明的这些部落,或者地区,把福音传给他们,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既要照顾农村福音的需要,也不要忘记城市的迫切的工作;在大城市举行大规模布道会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广大的农村,最最重要的,我感觉到,也是我自己所需要的,求主赐给我一个还债的感觉,我多少年前写过一首小诗:就是偿还福音债,这是责无旁贷的,但我们要求主天天给我们有这个感觉,如果我们被这个感受所充满所催逼的话,那么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你也可以向他传福音,一个同学、一个同事,你周围的邻居那就更不用说我们的亲戚朋友我们都可以也都应当向他们传福音,向他们还债。主耶稣有这个感受,他常常说,趁着白日,应当做那差我来者之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做工了,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就是遵行那差我来者的旨意,做成他的工,保罗也有这种感受,所以保罗说,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传遍你们在罗马的人,他想到罗马不是为了观光,旅游,更不是为了宣扬他的名声。而是为了传福音。
§10 保罗自己固然是个罗马的公民,但是我们也知道,他是一个非常热诚的以色列人,为他自己的百姓,心中常常大有伤痛,但他不是一个本位主义者,不是一个狭隘的民主主义者,他既没有忘怀祖国,他更是胸怀世界,他不像是约拿那样,虽然他如今还没有得着通达的道路,但是他愿意把福音带到罗马,求主今天也开我们的眼睛,也带领我们,使我们也能顺从主的脚步和沿着先贤和使徒的踪迹去到主所要我们去的地方,或者留在主所要我们留的地方。
§11 十六节,“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刚刚我们讲过,欠债的感受是不好受的,不论是欠钱,或者是欠罪的债都是羞耻的,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我们有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一种迫切的传福音的感觉,会不会答案在这里呢,我们以福音为耻,有些人以为福音在二十世纪,科学昌明的时代显得不相衬,有的时候在强大的政治宣传面前,或者我们也会受这个试探,我传福音是合时吗?还是背时呢?被人看为或者在所谓的人定胜天的喧嚷声中会不会被人讥笑呢?或者在一些所谓的国家认为天国已经开始在人间,我们再传基督的福音到底有没有价值呢?为什么我们会以福音为耻呢?是不是问题的答案又在下面呢?我们并不知道福音就是上帝的大能,首先我们传福音的人自己都没有感受和经历这种大能,当然我们也就自己没有体验,又怎么能去为别人提供呢?自己不尝试,怎么能够叫别人尝试呢?自己没有的,怎么能够分给别人呢?只有福音的大能在我们的心中,像个巨大的动力才能驱使我们突破一切的障碍,使我们成为福音的出口。
§12 耶稣基督早已看到历代以来,尤其在这世界的末了,有人会为他的名和他的道感到羞耻,所以耶稣当日对众人说,今天也是对我们说,尤其是对传道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路加福章九章二十六节又说:“凡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自己的荣耀里,并天父与圣天使的荣耀里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但愿我们都能够经历上帝的大能,就是他福音里的大能,一个医生他知道他手中的药物是有非常的效能的,难道他会羞耻吗?他会耻于把这种药物介绍给人吗?一个军事家,一个司令员如果他的部队是非常强大的,难道他会耻于去挑战吗?或者不敢出去应战吗?一个传道人如果知道他所传的福音是大有能力的,而且这是上帝的大能,不是人的能力,我们还会感觉到羞耻吗?愿上帝怜悯我们。而这种能力更不是一般的能力,不是由以钱财,名誉,地位,知识,所带来的能力,救人的能力,而且要救一切人的能力,医生有的时候能救这个人疾病,一个律师有的时候能够主持公义,救人脱离这个不义的审判。或者有的时候有机会去救起一个溺水的,或者是有些人也有机会能力和爱心去救起一些遇难的,或者是溺水的人,所有这些都是好的,但唯独上帝的大能,上帝的福音能够救所有的人,非但救人的今生,而且拯救人脱离永远的沉沦,正像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所讲的,“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男女老幼,愚智贫富,古往今来,只要人接触到这个能力,就能够得着拯救。
§13 今天上帝要借着传道人,借着福音去接触所有的人,传福音的使者,应当成为导体,不是不良导体,不是半导体,而是优良的导体,能够接触能源,然后传达这个能力,上帝固然是愿意救一切的人,但是有一个前题,救一切相信的,不信就无济于事,这个道理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不信就得不着,不信就没有行动来响应,这里有个次序,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这也是上帝一个慈爱的安排,上帝本来愿意借着犹太人成为一个祭司的国度,去为他在这个世界当中传福音,他们有这个特权,但是他们也有一个义务,权利和义务永远是手连着手的,但他们拒绝了,福音就传到了外邦,但在这里很可惜的,正像保罗以后会提到的。犹太人他们只是追求神迹,希腊人是追求人间的智慧,所以许许多多的犹太人和希腊人,不能够尝试上帝的大能,不能最终得到拯救,但是凡是相信的,那不论他是犹太人,希腊人都能够得救,包括我们中国人,所以,这里说:义人必因信得生,因着信心来响应上帝的福音就能够得着生命。
§14 一个医生说:我给你最好的药物,但你如果根本不信,随手把这个药物就丢了,你的病又怎么能够得着医治?生命怎么能够得到拯救呢?当我们掉在坑里面的时候,上面有一个人说,我垂一根绳子下来,你拉住这一根绳子,我把你救起来,你如果不信说:这根绳子这么细小,我人这么重,而且我又在这么深的坑里面,怎么能够把我救起来呢?你如果不信就不能得着拯救,信就能够得着生命。为什么这个福音有这样的大能呢?这里十七节说?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在上帝这方面福音是显明他的义,上帝怎么救罪人,就是上帝叫耶稣基督替罪人死,满足律法的要求,满足公义的要求,罪的工价就是死,上帝使无罪的耶稣替我们成为罪,担代我们的罪,这就显明既是上帝的爱,又是上帝的义,这个福音对我们病入膏肓的人,对我们这些犯罪必死的人确实是大喜的信息,确实是上帝奇妙慈爱的彰显。但另一面也实在是对圣子上帝来讲是一个十字架,对天父上帝讲,心如刀割。主替我们死,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也从此就知道这律法的公义是何等的神圣,任何的触犯都要抵尝,这义,保罗说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当人的信心响应上帝的信实的时候,当人用信心去握住上帝信实的应许的时候,义就彰显了,既彰显了上帝的义,也让上帝的义成就在我们这原来是罪人的身上。
已选中 0 条 (可复制或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