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 福音的本质和功能
§1
1:1-19
§2
上两讲讲了罗马书概论(上)(下),简单地介绍了一下罗马书的背景,(包括公元五十八年罗马帝国的背景,以及罗马教会的一些情况,以后我们也着重的介绍罗马书的主要分段,内容。以及书信的风格和价值,也曾经提到过写作罗马书的动机和目的,希望借着这些背景,能够有助于我们学习罗马书。)
§3
上一讲结束的时候,我们提到了十六世纪伟大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他罗马书的序言里面所作的评价,以及自己的心得,他教我们不要一下读得太多,另外他又说,不要想得太多。这可能是指着不要过分用我们的头脑跟理智去分析,而是要用我们的心灵去欣赏跟领会上帝的话语,我们也祈求圣灵的光照,引导我们进入真理,但万一有我们所不够清楚,暂时不明白的地方,我们不要去强解,不要靠自己的聪明和有限的头脑,想去探测上帝无限的丰富,正像保罗在这卷书信里面说:深哉,上帝丰富的智慧和知识。马丁路德也谈到了自己的经验:我们越是以这样的心态去跟罗马书相交来往,我们就会越加觉得它的甜美可爱。所以我们愿意本着虔诚的心,一个谦卑的心来学习领受上帝的话语。
§4
我们先简单地把这个段落分析一下,这个大段,可以说作为整个罗马书的引言,其中第一部分很明显的从第一到第七节,是问安。首先,保罗作一个自我介绍,就是写信的人,这是在第一到第六节;保罗他的身份地位。第二,保罗他占有这地位所要做的工作,就是传这信息,而信息的中心是在第二到第四节;第三,是讲到保罗作使徒的资格,是在经文的第五到第六节;讲完了写信的人,下面就是讲到读者,这是在第七节的上半部分,而第七节的下半部分是一句问安和祝福的话。第二大段,是第八节到十六节的上半部分,可以说是保罗和罗马人的情谊,或者是说,他们之间的关系。第八节讲到保罗为他们感恩。第九节第十节,讲到保罗为他们祷告。第十一到第十六节是讲到保罗的心愿,想去看望他们,而且交代了他为什么有这个想法,他的目的是什么?但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实现,从十四到十六节上半部分,他特别讲到了他的动机,想去看望他们的动机,十四节,保罗讲到他对所有外邦人有一种责任感,有一种负担。十五节是,不单单是心中有负担,他付之以行动,愿意尽力的传福音给还没有听见的人。而第十六节,就引进了福音的本质,跟他的功能这个主题,福音的积极的正面的效果是要救一切信的人。但福音也为一切抗拒真理的人带来上帝的审判和震怒,这就是第十七和十八节所说的。第十八节我们也可以看作是和下面这一段的一个联系和桥梁。
§5
我们先把第一到第七节这段经文读一下,这里说:“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奉召为使徒,特派传上帝的福音。这福音是上帝从前借着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为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上帝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上帝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我们先看第一段,保罗提到他的职分,他只是说,他是耶稣基督的仆人保罗,仆人这个字在希腊原文实际上是一个奴仆,大家不会忘记我们提到罗马帝国的时候,曾介绍过它是一个奴隶制的社会,保罗是一个罗马的公民,是一个自由的人,但是保罗甘心地做耶稣基督的奴仆,意思就是说,耶稣基督是他的主,占有他的一切,因为保罗在自己的经验当中,感受到耶稣基督爱他,为他舍去一切,今天他也愿意为了主而献上一切,这是每一个传道人非常重要的一点认识。
§6
我们不是要自作主张,而是要接受主人的吩咐,但这里的主仆关系,不是建立在权威,而是主要建立在爱,不是消极被动,而是积极主动的一种奉献。这种关于主人,仆人的一种关系和概念,既是当时的人所熟悉,又是世界上一般的人所不容易理解的,再说这个仆人(都来士)这个字在旧约圣经里面不是一般的称呼,而是得蒙上帝喜悦的人,比如说:摩西、约书亚,这些人被称为上帝的仆人,可以参看约书亚记第一章第二节、二十四章二十九节;阿摩司书第三章第七节等等,能够得称为上帝仆人是最大的荣誉。
§7
其次,保罗说,他的职分是使徒,耶稣选召十二使徒大家是清楚的,以后犹大弃绝了这个职分。虽然在五旬节的时候补选了马提亚,但是一般人更加认为是耶稣基督自己呼召了保罗充当了这个职分,使徒这个字包含着奉差遣的意思,但奉差遣首先是要奉召,得着上帝的召唤,然后再被上帝差遣出去完成他的工作和使命,这就是使徒的一个含意。我们知道旧约圣经里面有很多光辉的例子,比如说,亚伯拉罕是蒙召的,摩西也是得着上帝的呼召的,还有以赛亚,耶利米,等等都是如此。使徒的职分不是自选的,而是蒙召的,每一个上帝的仆人都要有蒙召的经历,而他所有的权柄就在乎是奉差派的,奉他的主人所差的,奉上帝所差派的,他的权柄不在于自己,而在于差他的。而且保罗还用了一个字:特派,特派员这个名称我们可能是有点熟悉的,就是说,是一个有特殊使命的,就像今天有些总统,为了完成某一种使命,就派遣一个特使到某一个地区或者国家去代表他完成这道使命,保罗就是在这个含意下,他说,他是特派传上帝的福音,这就是保罗的使命,上帝为什么要呼召他?差派他去作什么呢?就是为了要传上帝的福音,我想这节圣经对我们献身为上帝工作的人,或者准备为上帝工作的人都是非常的重要,如果你有献身的愿望,有蒙召的经历,也得着上帝所赐的权柄,那么你人生的中心的任务是什么呢?就是传上帝的福音,不是传自己,不是传人为的理论,不是拿了上帝仆人的地位,身份和权柄去从事其它的工作。
§8
第二节,我们来看看,“这福音是上帝从前借着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这里是不是很明显的可以纠正有一些人的错误的想法,有一部分基督徒,甚至传道人。一想到福音就想到只有新约有福音,旧约没有福音,现在是恩典时期,旧约是律法时期,但这里怎么说呢?这里所讲的圣经是指什么呢?明显是指着旧约圣经。上帝很早在他的儿子来到世界以前,已经借着众先知,已经借着旧约的圣经赐给了人应许,那么究竟什么是福音呢?第三节说:“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后裔生的;按圣善的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
§9
在一个商业的时代,在一个广告盛行的时代,所谓福音真是无奇不有,你翻开报纸,或者是收听无线电,或者是看到电视的广告,都不时的有所谓的福音的字眼出现在你眼前,什么秃头的福音,原来是推销一种生发;什么对于肥胖者的福音,原来是介绍减肥的药物;或者是器件,姑且不说这些是不是真的有效,但世界上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秃头,或者每一个人都需要减肥,什么是造成衰老和病态的真正的原因?那些既暴饮暴食,又千方百计的减肥的人,岂不是人生的矛盾吗?再说,多少人在花了大量的金钱和努力要想减肥,可世界同时有千百万的人正在与饥饿和营养不良在挣扎,这不是世界上很奇怪的事吗?什么是上帝的福音呢?什么是古往今来世界上每一个男女老幼的人所都需要的呢?十六节,保罗回答了这个问题;“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福音就是上帝要以他的大能来拯救人,拯救人什么呢?脱离罪的权势和死亡的管辖,或者积极的说,就是要为人带来生命和丰盛的生命,怎么才能够达成这个福音呢?就是要借着主耶稣基督。
§10
所以回首到创世记第三章十五节;起初上帝已经宣布了福音,就是当人违背上帝犯罪以后,在面临死亡的时刻,上帝当着亚当,夏娃的面,也就是人类始祖的面,对蛇说:“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后裔和女人的后裔也彼此为仇,女人的后裔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救赎计划的缩影,善恶斗争的核心都在这节经文里面,怎么拯救人脱离罪恶和死亡呢?必须要有一位无罪者才能够担代有罪的人的罪责,必须是要一个无罪的,才能够做罪人的榜样,但又必须是一个能够体谅罪人,了解人罪恶的情况,而且生活在罪人当中的才能够完成这个使命,所有这一切都要求圣子上帝道成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所以自从创世记三章十五节的应许以后,上帝又借着众先知,在旧约圣经里面应许救主要来,及至时候满足,上帝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
§11
耶稣基督来,生在这世界上,就成为道成肉身,就成就了以马内利(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他在罪恶的世界,但靠着上帝,没有犯一点的罪。思想、言语、行为都保持自己的纯洁,他既能体谅我们的软弱和了解我们的试探,但同时又留给我们一个无罪的人生的榜样。最终他死在十字架上,是无罪的,成为担罪的,偿付了罪的工价就是死亡,而满足了律法的要求。所以这里说:论到他儿子──我主耶稣基督,按肉体说,是从大卫的后裔生的;这是必须的,上帝为了人的罪,他必得成为人才能救人,所以耶稣有完全的人性,耶稣借着死,败坏掌死权的魔鬼撒但古蛇,耶稣借着他的生,昭示了我们应当怎样生活,且救我们脱离罪和死亡的权势,和威胁,又呼召我们得享生命和丰盛的生命。
§12
但另一面,如果我们信的耶稣基督,我们的救主本身只是一个死亡的,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么还不能拯救人,这里说:“按圣善的灵说,(也就是按圣灵说)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生命的主才能拯救必死的人,基督复活了。我们才有复活的盼望,所以在这里,主耶稣基督又有完全地神性和神能,什么是福音?这就是福音,福音的核心人物就是耶稣基督,就是上帝要把这样的一位完全的赐给人,既来赎取人的罪债,使人脱离罪和死亡的阴影,又给人带来生命和丰盛生命的光芒,这正是世界上每一个人所需要的,这也就是真正的福音。
§13
我们如果要完成我们的使命,做好我们的工作,就应很深刻的领会这一段的经训,不要偏离上帝的福音,不要误传其它的信息,不要高举自己和任何的人,而唯独主耶稣基督,任何只承认耶稣基督是人,是医生,是革命家,是教育家,而不承认耶稣基督是神,是上帝,这不是福音。而任何只承认耶稣基督是上帝,但是他不具有完全的人性,这也不是福音。
§14
第五节,保罗这里说:“我们从他受了恩惠并使徒的职分,在万国之中叫人为他的名信服真道;”这节经文给我们些启发,真的福音只有一个,真的救主只有一位耶稣基督,但是传扬福音的却不止一个。保罗这里说,我们从他受了恩惠,不要老以为只有你,只有我自己才是受了上帝的恩惠,才是传福音的,其他人不是传福音的,我们应当清楚知道,上帝不单选召一个人,差遣一个人,上帝历代以来,或者每一个时代,他都选召很多人,差遣很多的人去完成他的使命,因为这个工作是要在万国之中叫人为着耶稣基督的名信服真道,保罗在这里进一步的把传上帝的福音再具体的跟你讲,不单要有人传,要有人听,更近一步的是传的人,讲的人首先要领受上帝的恩典。上帝的恩惠,一个不是真正蒙恩得救的人,不能去拯救其他的人,一个不感受上帝恩典的人,他不会激起别人来感激上帝的恩典。
§15
而听的呢?他不单单在听,而且要信服真道,听是重要的,但这只是开始,必须要进入到信服真道,或者说,信从真道。为什么来信道呢?不要为了牧师的缘故,不要为了父母的缘故,不要为了男朋友,女朋友的缘故,而是要为了耶稣基督的名,他的缘故。
§16
第六节说:“其中也有你们这蒙召属耶稣基督的人”,罗马教会的信徒,就是这样的一班人。第七节;“我写信给你们在罗马,为上帝所爱,奉召作圣徒的众人。”人为什么会蒙召呢?是因为上帝爱我们,怎么样才算是圣徒呢?不是去朝圣,也不是说,一定要行神迹,而是属于耶稣基督的人都是圣徒,这些经文都非常的有助于我们澄清有些错误的观念和想法,我们蒙召并不是说上帝看上我们的才干、能力、地位、钱财,而是他爱我们,我们也不必去追求完成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成为圣徒,只要我们每一天都属于基督,在基督里面,也更不是靠着我们自己的能力,或者按着自己的标准去求取圣洁,只要我们住在主里面。我们就是圣徒。
§17
所以在这段里面,保罗讲了他自己的身分,使命、工作任务,也讲了罗马教会信徒的身份和任务,可以说,交代了写信和受信的,然后,更重要的是在一开始就点题,把整卷罗马书的中心,就是讲论上帝的福音,就是讲论主耶稣基督这一桩重大的事情,在一开始就告诉了人。在第七节就是按着当时传统的方式第一个祝颂,“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上帝并主耶稣基督归于你们!我们已经讲过,恩惠和平安是综合了希伯来和希腊的两种最大的一种祝贺。而这一切惟有来自上帝才能在人的心灵中出现,才能在人的生活当中表明出来。
§18
下面一段,第八节到第十六节:“第一,我靠着耶稣基督,为你们众人感谢我的上帝,因你们的信德传遍了天下。我在他儿子福音上,用心灵所事奉的上帝,可以见证我怎样不住的提到你们;在祷告之间常常恳求,或者照着上帝的旨意,终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们那里去。因为我切切地想见你们,要把些属灵的恩赐分给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固。这样,我在你们中间,因你与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屡次定意往你们那里去,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如同在其余的外邦人中一样,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
§19
这段很明显的,保罗披露了他自己内心的感受,以及对罗马教会弟兄姊妹的一种情谊,保罗为罗马信徒所散发的美好的影响,就是他们的信德传遍天下而感恩,保罗也为他们祷告,而非但祷告,而是常常的恳求,求什么呢?保罗想到罗马去,为什么到罗马去呢?第一,把属灵恩赐分给他们。第二,互相勉励,坚固信心,同得安慰。第三,在那些不信的人当中为主结些果子,把福音传给他们。我们先提一点,今天很多人,包括传道人也很向往到一些地方去,比如说在一个国家吧,他就希望到自己国家的首都去,到大城市,又比如;有机会想方设法地想到国外去,很多人向往纽约大都会,向往花都巴黎,向往繁荣的香港等等,但为什么向往这些呢?这是值得考虑的,动机是什么呢?目的又是什么呢?手段如何?是不是一直寻求符合上帝的旨意呢?保罗他并不是向往到罗马去见那些皇宫贵族,或者是为了炫耀他的学问,知识,到那里去讲学,更不是为了去观赏那里雄伟的建筑物,或者是历史的遗迹。旅游,观光这本身都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在某方面讲,也是有益于人生的,增长人知识的,但这毕竟不是人生终结的目的,更不是我们的使命所在。人不能一生都在旅游当中度过,他不能只为观光而观光,为旅游而旅游,尤其是一个主的仆人,传道者,他的身上肩负着的使命,他是一个特使。上帝派遣保罗,召选保罗,不是做一个旅游者,观光客,甚至不是做一个考古学家,和一个学者,而是要传上帝的福音,叫人信服真道,为主结果子。
§20
弟兄姊妹,同工同道;这一点在今天还有非常实际的意义。第二,我们再说一点,有的时候即或我们的思想,动机,目的,是正确的,正像保罗当时那样,但还不一定能够成就,或者马上的成就,保罗也为此祷告、恳求,而且是常常地恳求,但是至终还没有得到平坦的道路,至终还有阻隔,我们不用怀疑上帝的慈爱,以及他的能力,也不要怀疑祷告的功能,因为上帝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上帝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正像天高过地一样,上帝有他的时间表,对上帝的儿女,主耶稣基督的仆人,也有他的课程表,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功课要学习,上帝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考试,测验要加在他的儿女和仆人的身上。
§21
保罗所求的是平坦的道路,但大家也知道,在保罗写罗马书的时候,他是没有去过罗马,但他最后是怎么去的?是带着锁链去的,在使徒行传二十三章;就在保罗最后一次在耶路撒冷的经历,遭到犹太人的埋伏暗害,被送到巡抚面前受审,在最危险的时候,在四十多个犹太人,发誓,不吃不喝,而且想要谋害保罗,在这样的时候,使徒行传二十三章十一节说:当夜,主站在保罗身边,说:“放心吧!你怎么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正。”保罗最后是去到罗马,但没有按着他自己所想望的,不是平坦的道路,一路风波,危险,而且是带着锁链,大家看使徒行传二十七,二十八章就可以知道,但是有一节非常奇妙的记载,二十八章十三节;“又从那里绕行,来到了利基翁。过了一天,起了南风,第二天就来到部丢利。在那里遇见了弟兄们,请我们与他们同住了七天。这样,我们来到罗马。”大家请注意!十五节;“那里的弟兄们也听见我们的信息就出来,到亚比乌市和三馆地方迎接我们。保罗见了他们,就感谢上帝,放心壮胆。”罗马的弟兄看到保罗带着锁链来,保罗看到他们不以他为耻,不以福音为耻,保罗看见了这幕情景,就感谢上帝,放心壮胆。
§22
同工同道,即或你的思想,动机,目的,手段都是正确的,但上帝不一定是按着我们的想法来成就,上帝有他最好的时间,有他最好的方法,有他最奇妙的结果,但愿我们能够顺从,做仆人的荣誉的使命,要担当艰难的使命,好的地方要去,困难的所在也不要回避。保罗根本一点是为什么他这么急切地想要到罗马呢?因为他心里面有一种还债的感觉,保罗说,无论是希腊人,化外人,意思就是说没有受到教化的人,或者聪明人,愚拙人;保罗说,我都欠他们的债。你欠过债吗?你欠债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呢?欠债就有压力,就想尽早还债。所以,保罗说,我情愿尽我的力量,把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这就是保罗的动力所在,是来自上帝的爱,一个是来自使命感。
§23
今天这两方面都是我们所缺乏的,也是教会所急需的,福音为什么没有速速的传遍天下,我们的教会为什么软弱,就是在这两点上有亏欠,最后保罗说:我不以福音为耻;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福音的本质就是上帝的能力,福音的核心就是主耶稣基督;福音的手段就是借着有些人传讲,有些人只信,接受;福音的结果是一等的人因信得生,拒绝的人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