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年
§1
1892年8月11日 基督在客西马尼园
§2
耶稣和十二个门徒常常到客西马尼去默想和祷告,但祂从来没有像祂被出卖的晚上那样充满悲伤的心情来到那里。耶稣一路和祂的门徒亲切地交谈,并教导他们。及至走近客西马尼园,祂就变得异常沉默。门徒们不知所措,忧虑不安地注意祂的面部表情,希望能看出夫子发生这种改变的原因。他们虽常见祂情绪低落,但从来没有见过祂这样极度忧伤和沉默。祂越往前走,这种令人惊异的忧伤就越为沉重。然而他们不敢问祂究竟是为什么缘故。祂的身体摇摆不定,好像即将仆倒。门徒便急切地寻找祂经常退修的地方,以便他们的夫子可以休息。{PrT August 11, 1892, par. 1}
§3
进园的时候,祂对同伴们说:“你们坐在这里,等我到那边去祷告”(太26:36)。祂选择彼得、雅各布布布布布和约翰陪祂走到园内僻静的地方。祂习惯到这个退隐之地来,用热切的祷告振奋自己的精神,好应付考验和责任,祂常常整夜都是这样度过的。在这种情形之下,祂的门徒经常儆醒祷告片时,然后便安睡在离他们夫子不远的地方,直到清早祂唤醒他们重新出去作工。所以,耶稣的这个举动并没有引起门徒注意。{PrT August 11, 1892, par. 2}
§4
耶稣觉得必须更孤独些,便对那三个蒙恩的门徒说:“我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你们在这里等候,和我一同警醒”(太26:38)。门徒以前从未听过祂说这么悲伤的话。祂的身体因极度的痛苦而抽搐,祂苍白的面容显出一种无法形容的忧伤。{PrT August 11, 1892, par. 3}
§5
祂走到离门徒稍远一点的地方——不是很远,只是到他们能看见祂听到祂的地方——便俯伏在寒冷的地面上。祂被一种可怕的恐惧压倒了,惟恐上帝正在离开祂。祂感到自己因罪的鸿沟而与祂的父隔开了。这相隔的鸿沟是那么宽,那么黑,又是那么深,甚至祂的心灵为之战栗不已。祂抽搐着紧紧地伏在冰冷的地上,似乎是要避免自己被迫离开上帝更远。深夜的寒露落在祂俯伏着的身上,但救赎主毫不介意。从祂灰白抽搐的嘴唇中发出悲痛的呼求,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祢的意思”(太26:39)。{PrT August 11, 1892, par. 4}
§6
那使上帝的儿子遭受这种极端痛苦的,并不是因为害怕祂不久就要遭受的身体上的痛苦;而是因为祂正在承受人类犯罪的刑罚,在天父的不悦之下战栗不已。祂不可以让自己的神性来帮助祂。祂作为一个人,必须承受人类犯罪的结果和创造主对其悖逆百姓的不悦。祂既感到自己与天父的联合中断了,就害怕自己的人性经受不住与黑暗权势之君迫近的斗争;那样人类就会无可挽救地沦丧,撒但就会得胜,地球就会成为他的王国。世人的罪重重地压在救主身上,使他俯伏在地;因世人的罪而招致的天父的愤怒似乎在摧毁祂的生命。{PrT August 11, 1892, par. 5}
§7
基督在旷野的试探中与撒但斗争时,人类的命运曾危在旦夕。但基督得胜了。试探者暂时离开了祂。如今他又回来作最后一次可怕的斗争。在基督服务的三年期间,撒但一直为这最后的尝试作准备。这最后一搏对他来说至关重要。他这次若失败了,就没有掌权的希望了。地上的国最终就会成为的基督的国,祂会“捆住那壮士”(撒但),并把他驱逐出去(太12:29)。{PrT August 11, 1892, par. 6}
§8
在救主这次遭受极度痛苦的时候,门徒起先很不安,因为看到他们素常那么镇静庄严的夫子在与言语无法形容的忧伤搏斗;但他们很疲倦,终于睡着了,撇下祂独自受痛苦。约过了一小时,耶稣感到需要人的同情,便痛苦地挣扎着起来,踉踉跄跄地来到同伴们那里。可是却没有同情的面容在祂长久的挣扎之后问候祂;门徒们都沉睡了。唉!要是他们认识到这是他们与所爱的夫子在地上为人时一起度过的最后一夜,要是他们知道明天祂会遭遇什么事,他们就不会屈服于睡眠的机能了。{PrT August 11, 1892, par. 7}
§9
耶稣的声音惊醒了他们。他们看到祂向他们俯身,祂的表情和态度显出祂已极度筋疲力尽。祂素常平静的面貌因剧烈的痛苦而改变了,以致他们几乎认不出祂来。祂选出西门彼得来,对他说:“西门!你睡觉吗?不能儆醒片时吗”(可14:37)?西门啊,如今你自夸的忠诚在哪里呢?你最近还宣称能与主同死同坐监,却在祂遭受痛苦和试探的时辰撇下祂,享受熟睡安歇! {PrT August 11, 1892, par. 8}
§10
那曾靠着耶稣胸膛的蒙爱的门徒约翰,现在也睡着了。约翰对他夫子所有的爱,总应该使他儆醒吧?在他所爱的救主最忧伤的时候,他总应该与祂一同恳切祈祷吧?自我牺牲的救赎主过去常在寒冷的山间或林间用整夜的工夫为祂的门徒祈祷,使他们不至于在受试探的时候失了信心。倘若现在耶稣问雅各布布布布布、约翰从前所问过的一个问题:“我所喝的杯,你们能喝吗?我所受的洗,你们能受吗?”他们就不敢像过去那样回答说:“我们能”(太20:22)了。{PrT August 11, 1892, par. 9}
§11
门徒们本应该以高尚的尽心祈祷度过这个重要的夜更,这会使他们得到力量,目睹上帝的儿子所受可怕的痛苦。他们就可以在看见祂钉十字架的时候有所准备了。他们就能多少明白祂所受非常之惨痛的性质,也就更能回忆祂预先所告诉他们关于祂受苦、受死和复活的话了。在那最黑暗时辰的忧郁之中,就会有一线的希望照亮他们的黑暗并支持他们的信心了。基督已预先告诉他们将要发生这些事。祂知道在祂的门徒应该警醒祷告时,黑暗之君会用来麻痹他们意识的那种能力,所有祂告诫他们要警醒。.{PrT August 11, 1892, par. 10}
§12
但在最关键的时刻,当耶稣最需要他们的同情和衷心的祷告时,祂所拣选的同伴却打盹了。他们这样睡觉损失了很多。救主的受审和钉十字架对祂的门徒来说是一场烈火般的试炼。他们的信仰需要比人类更大的力量来支撑,因为他们要目睹黑暗势力的胜利。基督希望坚固他们,以迎接这个严峻的考验。如果门徒在园中与亲爱的救主一同儆醒,向上帝祷告,他们就不会在耶稣受审的时候离开祂,彼得也不会因自己力量软弱而否认他的主了。PrT August 11, 1892, par. 11}
§13
门徒的软弱引起了上帝儿子的怜悯和同情。祂惟恐他们在祂被卖及钉死的时候,经不起那必然临到他们身上的考验。祂没有因他们的软弱而严厉地责备他们,只说:“总要儆醒祷告,免得入了迷惑。”祂的心灵既体恤他们的软弱,就为他们没能对祂尽责说出一个理由:“你们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可14:38)。{PrT August 11, 1892, par. 12}
§14
这时,上帝的儿子又被非人类所能忍受的痛苦所袭,于是祂筋疲力尽,步履蹒跚地回到先前挣扎的地方去。祂再次俯伏在地上。祂的痛苦较前更甚。园中的柏树和棕榈树,似乎在沉默地望着祂受苦。从它们茂密的枝条上,落下大滴的露水在祂憔悴的身上,好像自然界也在为那单独与黑暗势力斗争的创造主流泪呢! {PrT August 11, 1892, par. 13}
§15
不久之前,耶稣曾像一棵高大的香柏树巍然屹立,与那向祂侵袭的暴风雨相抗衡。顽固的意志和充满恶毒和诡诈的人心,曾妄想扰乱和制胜祂。但祂以上帝儿子的神圣威严屹然而立。现在祂却像一根被狂怒的风暴所袭击而弯折的芦苇。不久以前,祂曾以高贵的言辞向门徒倾吐心声,自称与天父为一,且用具有神圣权威之人才能说的话将祂所拣选的教会揽在怀中。现在祂发出的则是强忍着的痛苦哀号声,祂紧紧地伏在冰冷的地上,似乎为得解脱。 {PrT August 11, 1892, par. 14}
§16
救主的话传到昏睡的门徒耳中,说:“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祢的旨意成全”(太26:42)。上帝爱子的痛苦迫使祂的毛孔中滴出了血汗。祂再次摇摇晃晃地站起来,祂人性的心怀渴望祂同伴们的同情,祂便到门徒正睡觉的地方去。耶稣既来到他们身边,他们就醒过来了。他们看见祂脸上痛苦的血汗,心中便充满了恐惧。他们不明白祂心灵上的剧痛。{PrT August 11, 1892, par. 15}
§17
祂没有再跟他们讲话,而是又离开他们,回到原来祷告的地方,祂既为大黑暗的恐怖所压倒,便俯伏在地。上帝儿子所具有的人性,在这考验的时辰中战栗不已。那可怕的时刻已经来到,——那时刻将要决定世界的终局。天军都以强烈的兴趣等候着结果。人类的命运正在天平上摇摆不定。就是现在,上帝的儿子还可以拒绝喝那犯罪人类当喝的杯。祂尽可以从祂的额上擦去血汗,而听凭人类在他们的罪孽中灭亡。无穷上帝的儿子愿意喝那屈辱剧痛的苦杯吗?那无罪的一位愿意承受上帝咒诅的结果,以拯救有罪的人吗?从耶稣灰白的嘴唇战战兢兢地说出以下的话:“我父啊!这杯若不能离开我,必要我喝,就愿祢的旨意成全”(太26:42)。{PrT August 11, 1892, par. 16}
§18
虽然门徒们没能在主作斗争的难堪时辰同情祂,全天庭却充满了同情,并且心痛地关注等候着结果。当主最后作出决定时,一位天使便奉差从上帝的宝座而来,照顾受打击的救赎主。{PrT August 11, 1892, par. 17}
§19
天使的荣耀令门徒眼花缭乱。他们想起登山变像的情景,记得在圣殿中环绕着耶稣的荣耀,以及从云彩中发出来的上帝的声音。现在有相同的荣耀再度显现,他们就不再为他们的主而担心了。因为祂是在上帝照顾之下;一位大能的天使已奉差遣来保护祂脱离祂的敌人们。随后门徒又被那压服他们的非常困倦所胜,又睡着了。{PrT August 11, 1892, par. 18}
§20
救主起来,第三次到祂门徒那里去,发现他们又在沉睡。祂以忧伤的表情望着他们。祂的话惊醒了他们:“现在你们仍然睡觉安歇吧,时候到了,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太26:45)。{PrT August 11, 1892, par. 19}
§21
正当祂说这些话的时候,便听见那寻找祂的暴徒的脚步声。犹大带头,大祭司紧跟着他。当敌人走近时,耶稣转身对门徒说:“起来!我们走吧,看哪!卖我的人近了”(太26:46)。救主的面容显出镇静庄严的表情,当祂迎着卖祂的人走去的时候,祂刚才痛苦的痕迹已完全不见了。{PrT August 11, 1892, par. 20}
§22
祂站在门徒的前头说:“你们找谁?他们回答说:找拿撒勒人耶稣。”耶稣回答说,“我就是”(约18:4,5)。当祂说这一句话的时候,暴徒都踉跄后退,祭司、长老、兵丁、甚至犹大,都无力地仆倒在地。这使耶稣有充足的机会可以逃走,只要祂选择这么做。但祂仍站在那里,好像是已经得了荣耀,立在那些粗鄙刚硬的人之中。{PrT August 11, 1892, par. 21}
§23
于是救赎主再问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又回答说:“找拿撒勒人耶稣。”救主便说:“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于是指着门徒说:“你们若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约18:7,8)。在这种屈辱的时辰,基督也没有为自己着想,而是为祂所爱的门徒着想。祂希望救他们免受进一步的力量考验。{PrT August 11, 1892, par. 22}
§24
门徒看见耶稣没有救自己脱离敌人的手,反而让人拿住并捆绑祂,便因祂容忍这样的侮辱临到自己和他们身上,就大为不平。他们刚才还看到祂权能的表现,令那些来捉拿祂的暴徒们仆倒在地,还看到祂医好被彼得砍掉一只耳朵的那个仆人的耳朵,他们知道祂若愿意就能救祂自己脱离这帮行凶暴徒的手。他们因祂没有这么做而心里责怪祂,并因不能理解祂的行为而感到羞辱和惊惧,就“都离开祂逃走了”(太26:56)。救主独自落在喧闹的暴徒手中,被匆匆带离了园子。{PrT August 11, 1892, par. 23}
§25
怀爱伦夫人 1892年12月29日 住在基督里
§26
“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我爱你们,正如父爱我一样。你们要常在我的爱里。你们若遵守我的命令,就常在我的爱里。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常在他的爱里。这些事我已经对你们说了,是要叫我的喜乐,存在你们心里,并叫你们的喜乐可以满足。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约15:8-14、17)。 {PrT December 29, 1892, par. 1}
§27
在这段经文里,基督清楚地教导我们,在救赎的工作上,我们必须与上帝合作。我们有事情要做,但是离了基督,我们所做的一起都没有什么价值。这里明明白白地说,结果子是住在基督里的结果。.“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15:4、5)。我们一遍又一遍地读这段教导,但我们记在心里了吗?它们是否在我们的生活中实行,并向所有与我们交往的人显示?凡行基督这段话之原则的人,决不会沦丧。{PrT December 29, 1892, par. 2}
§28
耶稣为祂的门徒祷告说:“求袮用真理使他们成圣。袮的道就是真理”。“我已将袮的道赐给他们”(约17:17、14)。人成圣是借着顺服上帝神的话语。”我怀着对基督的敬畏和爱问你们:我们听见了这些重要的话,用一颗善良诚实的心领受了吗?我们是否决心亲自了解什么是真理吗?我们凭经验知道住在基督里、就像枝子连与葡萄树上的意义吗? “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约15:4)。这段话对决定我们的行动有影响吗?自我有没有与我们所有的服务奇怪地混杂起来呢?我们的工作主要是关于自己,而很少是关于耶稣的,这难道不是宗教经验增长微弱和病态的主要原因吗? 我们若不以基督为我们向导和策士,我们的阿拉法和俄梅嘎,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内,祂对我们就什么都不是。基督若与我们同住,自我就必须死亡。因为我们属灵的生命是与基督一同藏在上帝里面的。我们要默想祂话语中伟大而重要的真理,并以此为粮。{PrT December 29, 1892, par. 3}
§29
每一个人都要确定基督所教导的关于住在祂里面的原则,被圣灵深深栽培在心里。奇怪的是,这个教导被忽略了。当自称是上帝子民的觉得没有责任去实行真理的这些原则时,他们的心中没有上帝的平安和爱,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甚至是自称为真理教师的人,也没有将住在基督里的重要性告诉别人。因为他们自己的生活和品格还没有因真理而成圣。真理若没有住在心里,完成从黑暗到光明的彻底过渡,即使是自称真理教师的人,也必瞎子领瞎子,“是没有雨的云彩,被风飘荡,是秋天没有果子的树,死而又死,连根被拔出来“(犹1:12)。所有的人都应认识到自我反省的必要性。我们要亲自感受到自己是住在基督里的,祂的话也住在我们里面。当我们接近地球历史的尾声时,撒但要加倍努力将他邪恶的阴影投射到我们身上,使我们把视线从基督身上移开。如果他能阻止我们仰望耶稣,我们就会被打败;但是我们不能允许他这样做。.{PrT December 29, 1892, par. 4}
§30
“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林后3:18)。耶和华的荣耀是什么呢?摩西祈求说:“求祢显出祢的荣耀给我”。耶和华说:“我要显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经过,宣告我的名。我要恩待谁就恩待谁,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出33:18、19;34:6、7)。{PrT December 29, 1892, par. 5}
§31
上帝的荣耀就是祂的品格;这品格在基督里向我们显明了。因此,只有通过仰望基督,默想祂的品格,学习祂的教训,顺服祂的话语,我们才能变成祂的样式。当我们被祂的灵所启发时,我们在自己身上看不到任何美德或优点。我们意识到自己除了残疾之外什么都不是。但救赎主的荣耀,体现在祂的挽回祭、祂称义的义、祂丰满的恩典上,让我们不仅藉以获得赦免,还得以成圣,整个心灵充满了爱和崇敬。我们思考上帝的善良,仁慈和仁爱,品格就会发生变化。{PrT December 29, 1892, par. 6}
§32
耶稣说:“袮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约17:22)。公义的日头、主的荣耀已经升起,照耀在接受基督的人身上。信徒得以超脱卑贱世俗的状态,反映基督荣耀的光。当他不断地仰望耶稣,默想祂的荣美时,他就越来越变成了光明之子。{PrT December 29, 1892, par. 7}
§33
“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约5:14-16、8)。上帝在祂的儿女身上得荣耀,因为他们在品格上表显基督。耶稣说:“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约15:5)。善行是基督树上结出的果实。作基督的门徒,又作不结果子的枝子,那是不可能的。信徒的善行是由基督自己通过人的行出来的。他们是遵行基督话语的人,不但要把至高的祝福分给别人,还要在他们顺服基督的时候,表显出祂的品格来,给基督的心和天上的众圣者带来喜乐。{PrT December 29, 1892, par. 8}
§34
怀爱伦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