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愿望-时兆(1898)

第78章 髑髅地
§1 第七十八章 髑髅地
§2 本章根据:太27:31-53;可15:20-38;路23:26-46;约19:16-30
§3 “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
§4 基督“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圣,也就在城门外受苦。”(来13:12)古时亚当和夏娃因为违犯了上帝的律法,就被赶到伊甸园外。所以那“替我们成为罪”的基督,是要在耶路撒冷城外受苦的。他死在城外──就是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和杀人犯受刑之处。“基督即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加3:13)这一句话是富有意义的。
§5 一大群人跟着耶稣,从衙门直到髑髅地。他被定罪的消息已经传遍了耶路撒冷,于是各色各等的人都蜂拥到钉十字架的地方去。祭司和官长曾经应许:如果将基督本人交给他们,他们就不干涉信从他的人。所以城内和四乡一带的门徒,以及相信他的人,便都加入了那跟着救主的群众。
§6 当耶稣从彼拉多的衙门出来时,就把为巴拉巴预备的十字架放在他受伤流血的肩头上。巴拉巴的两个同伴也要与耶稣同时处死,所以也有十字架放在他们身上。在救主又软弱,又痛苦的情况之下,他的负担的确是太重了。自从他与门徒同吃逾越节的晚餐之后,他未曾饮过一口水。他在客西马尼园与撒但的使者斗争时,曾受痛苦。他已经忍受了被卖的惨痛,并看见自己的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他被解到亚那那里,又解到该亚法那里,再解到彼拉多那里。又从彼拉多那里解到希律那里以后再解到彼拉多那里。他受了重重的侮辱,再三的讥诮又被鞭打两次。──那一夜的景况,一幕一幕地都在试验他的心灵到了绝顶的地步。但基督没有灰心丧胆。除了足以荣耀上帝的话以外,他没有说一句别的话。他经过受审时一切可耻的戏弄,始终保持了镇定和严肃的风度。但在第二次受鞭打之后,将十字架放在他身上的时候,血肉之体支持不住,他便晕倒在那重负之下了。
§7 跟随救主的群众看到他软弱而蹒跚的脚步,并没有表示怜悯的心。他们反而因他不能背负这沉重的十字架而嘲笑他,辱骂他。他们再把重负放在他身上,他又晕倒在地。那逼迫他的人才知道他实在背不起他的重担了。但他们不晓得怎样去找一个愿意背这可耻重担的人。犹太人自己不肯背,因为恐怕沾了污秽不能守逾越节。甚至连那些跟从他的杂乱群众之中,也没有人愿意屈身来背这十字架。
§8 这时候有一个陌生人,古利奈人西门,从乡下来,正与众人相遇。他听见群众的嘲笑和恶言恶语,他又听见他们多次轻蔑地说:让路给犹太人的王啊!他当时就惊讶地站住了,当他表示同情耶稣时,他们便抓住他,并把十字架放在他肩上。
§9 西门曾听见过耶稣的事。他的几个儿子都是相信救主的,但他自己还不是他的门徒。对于西门背十字架到髑髅地去乃是一种福份,从此以后,他总为这一次的机会而感恩不尽。这一次的经验使他一直自愿地背起基督的十字架,并始终愉快地站在十字架的重负之下。
§10 在跟随那“没有定罪”者,到他受惨死的刑场去的人群中,有不少是妇女。她们都定睛看着耶稣。其中有一些是从前曾见过他的。有一些曾带着患病和受苦的人到过他面前。有一些是自己曾蒙医治。现在有人把最近发生的种种经过告诉她们。她们不明白众人为了什么对她们所挚爱,并为之心碎的主如此怀恨。这些妇女不顾那些发狂群众的暴动,也不顾祭司和官长们动怒的斥责,当耶稣晕倒在十字架下时,却表示了她们的同情,不禁号啕痛哭起来。
§11 唯有这一件事引起了基督的注意。他虽然为了背负世人的罪孽而饱受痛苦,但对于忧伤的表示并不是不关心的。他以慈爱的怜悯望着这些妇女们。她们虽然还不是他的信徒,他知道她们并非因为他是上帝所差来的而为他哀哭,乃是感于人间的怜恤之情。耶稣没有轻看她们的同情心,反而在自己心中唤起了对她们更大的同情。他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基督从他目前的景象望到耶路撒冷被毁灭的时候。在那可怕的日子,许多现在为他哀哭的人必要与她们的儿女一同遭劫了。
§12 从耶路撒冷城陷落的景象中,耶稣又想到一个更大的审判。在这怙恶不悛的城邑遭毁灭的事上,他看到一个预指那临到世人的最后毁灭的景象。他说:“那时,人要向大山说,倒在我们身上,向小山说,遮盖我们。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耶稣用有汁水的树代表自己,就是无罪的救赎主。上帝竟使自己对罪所怀的愤怒落在他爱子的头上。耶稣尚且要为世人的罪被钉十字架。那么,继续犯罪的罪人将要受何等的痛苦呢,一切怙恶不悛和不信的人,必要亲受一种言语所不能形容的痛苦和灾祸了。
§13 跟随救主到髑髅地的群众中,有许多在他荣耀骑驴进耶稣路撒冷的时候,曾欢呼“和散那,”手里摇着棕树枝伴随着他。但是不少当时随声附和欢呼赞美他的人,如今却又参加呼喊:“钉他十字架,钉他十字架”了。当基督骑驴进耶路撒冷之时,门徒的希望也达到了顶点。他们贴近他们的夫子,觉得与他联合乃是一件无上的光荣。如今在他屈辱的时候却反而远远地跟着他了。他们心中充满了忧伤,并因失望而垂头丧气。这种情形是多么确切地应验了耶稣所说的话:“今夜你们为我的缘故,都要跌倒。因为经上记着说,「我要击打牧人,羊就分散了。」”(太26:31)
§14 既到了行刑的刑场,犯人就被绑在苦刑的架子上。那两个强盗在绑他们的人手下挣扎不已,但耶稣却没有抵抗。耶稣的母亲由蒙爱的门徒约翰扶着,一步步跟着她的儿子到了髑髅地。她看到耶稣在十字架的重负之下晕倒,巴不得能用手托住他受伤的头,拭净那从前在婴儿时期常靠在她怀里的额,但是她没有因送子丧而得到许可。她和门徒一样,希望耶稣会施展他的能力,救自己脱离仇敌的手。但她一想起耶稣对当前的事所讲过的预言,她的希望就消灭了。当那两个强盗被绑在十字架上时,她肝肠欲裂,提心吊胆地在一旁望着。难道那曾叫死人复活的一位,能让自己被人钉在十字架上么?难道上帝的儿子,能让人这么残酷地杀害他么?难道她必须放弃自己相信耶稣是弥赛亚的信心么?难道她必须看着他受侮辱,受伤痛,而不能在他遭难时伺候他么?她看到耶稣的两只手伸在十字架上,看见人们把锤子和钉子拿来,当钉子钉入那柔嫩的皮肉时,耶稣的母亲已经晕倒,有几个伤透了心的门徒把她抬离开了这个可怕的刑场。
§15 救主连一声呻吟也没有发。他的面貌依然镇静沉着,但却有大滴的汗珠在他的额上,那时却没有一只怜爱的手把汗擦去,也没有一句同情的话和向他效忠的表示来坚固他的心。当兵丁正在执行他们残酷的任务时,耶稣为他的仇敌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他忘了自己的痛苦,而想到那些逼迫他者的罪,以及他们将要受的可怕的报应。他没有向那些虐待他的兵丁说一句咒诅的话。也没有向那些因达到目的而自鸣得意,满脸狞笑的祭司和官长们说一句报复的话。基督怜恤他们的无知和罪过,只是提出一个赦免他们的理由,“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16 如果他们知道自己所虐待的,就是那来拯救犯罪人类脱离永远灭亡的主,他们就会满心悔恨而惊恐了。但他们的蒙昧无知并不能免去他们的罪,因为他们原有机会认识耶稣,并接受耶稣为他们的救主。其中有一些人还可以看出自己的罪而悔改归正。而另一些人则因自己的怙恶不悛,使基督的祈祷不能实现在他们身上。虽然如此,上帝的旨意总是要成全的。这时,耶稣正在取得在父面前作人类中保的权利。
§17 基督为他仇敌所献的祈祷包括了全世界,也包括了从世界的起头直到末日的一切罪人。每一个人都负有钉死上帝儿子的罪。赦罪之恩也白白地赐给每一个人。“凡愿意的”都可以与上帝和好,并承受永生。
§18 耶稣一被钉在十字架上,就有强壮的人把十字架举起来,很粗鲁地竖进掘好的地洞里。这种动作使上帝的儿子受到剧烈的痛苦。彼拉多用希伯来,希腊,拉丁三种文字,写了一个牌子安在十字架上,耶稣头的上面。牌子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这几个字使犹太人非常的不满。在彼拉多的法庭里,他们曾喊叫说:“钉他十字架,”“除了凯撒,我们没有王。”(约19:15)还说:凡承认别人为王的,就是叛徒。现在彼拉多把他们所发表的意思写出来了。所写的没有提到任何罪状,只说耶稣是犹太人的王,这几个字,事实上就是说明犹太人对罗马权势的服从。并说明,凡自称为以色列王的,都要被他们定为该死的。可见祭司们害人者害己,作茧自缚了。当他们设计谋害基督时,该亚法曾宣称,一个人为通国死是有益处的。现在他们的伪善揭穿了。为要除灭基督,他们连国家的生存也准备牺牲了。
§19 祭司们看出他们自己所行之事的真相,就要求彼拉多把牌子上的字修改一下。他们说:“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王。”但彼拉多悔恨自己先前的软弱,又极鄙视这些嫉妒成性、老奸巨滑的祭司和官长们,就冷淡地回答说:“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上了。」
§20 其实,那把牌子安在耶稣头上面的,乃是比彼拉多或犹太人有更高权力的一位。上帝的意思,是要藉这个牌子来唤起人的思想,使他们查考圣经。基督被钉的地方靠近耶路撒冷。当时有成千成万从各地方来的人在城里,所以那宣布拿撒勒人耶稣为弥赛亚的牌子,必要引起他们的注意。牌子上的这句话乃是活的真理,是上帝指引的一只手所写的。
§21 基督在十字架上所受的苦,正应验了先知的预言。在救主被钉前数百年,他早已预言他所必要受的虐待。他说:“犬类围着我,恶党环绕我,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我的骨头,我都能数过,他们瞪着眼看我。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诗22:16-18)那有关他衣服的一段预言应验时,耶稣的朋友或仇敌都没有参加意见,或者予以阻止。他的衣服被那些钉他在十字架上的兵丁没收了。当他们分衣服的时候,基督还听见他们的争执。基督的里衣原来并没有衣缝,是上下一片织成的,他们说:“我们不要撕开,只要拈阄,看谁得着。”
§22 救主在另一段预言中宣称:“辱骂伤破了我的心,我又满了忧愁,我指望有人体恤,却没有一个;我指望有人安慰,却找不着一个。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诗69:20、21)那时,在十字架上受刑的人,可以服一种麻醉剂,藉以减轻痛苦。这种药剂也有人拿给耶稣,但他尝了以后,就不肯喝。他不肯喝任何足以麻痹心灵的东西。他的信心必须紧紧的握住上帝。这是他唯一的力量。如果受了麻醉,就必使撒但有机可乘了。
§23 当耶稣挂在十字架上时,他的仇敌尽量的向他泄愤。祭司、官长和文士们,会同暴徒讥诮垂死的救主。在基督受洗和登山变像的时候,曾有人听见上帝的声音,宣布基督为他的儿子。后来在基督被卖的前夕,有天父的话语证明基督的神性。可是现在那从天上来的声音却寂静无声。再听不到一句为基督作见证的话。他独自在恶人手下忍受侮辱和讥诮了。
§24 他们说:“你如果是上帝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你若是基督,上帝所拣选的,可以救自己吧。”在旷野的试探中,撒但曾说:「你若是上帝的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你若是上帝的儿子,可以从殿顶上“跳下去。”(太4:3、6)如今撒但和他的使者装作人的样式,也在十字架旁出现。这恶魔的魁首和他的从者,正在与祭司和官长们合作。民众的教师们已经鼓动无知的暴徒,对基督作不利的评断,他们中间有许多人根本没有见过他,直到被迫作见证告他的时候才看见他。祭司,官长,法利赛人和无情的暴徒,在恶魔的狂怒中携手同谋。宗教的领袖,撒但和撒但的使者联合一起,正照着撒但的指挥行事呢。
§25 受苦而垂死的耶稣,对祭司们所说的话句句都听见了,例如:“他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以色列的王基督,现在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叫我们看见,就信了。”基督很可以从十字架上下来。但是正因他不愿意救自己,他才给罪人一个蒙上帝赦免和眷顾的希望。
§26 那些自称为解释预言的人,在他们讥诮救主的事上,恰是在重述旧约圣经预言他们在这时所要说的话。然而他们盲目无知,并没有觉察自己正是在应验先知的预言。那些人讥诮地说:“他倚靠上帝,上帝若喜悦他,现在可以救他,因为他曾说,我是上帝的儿子。”他们一点也没有想到他们的见证要传到万代。这些话虽然是用讥诮的口吻说出来的,但却令人以空前的热心去查考圣经。智慧的人听了这些话之后,就去查考圣经,默想并祈祷。有一些人孜孜不倦地以经解经,直到他们明白基督使命的意义为止。人对耶稣的认识,从来没有像他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那样普遍。许多看见钉十字架的景象,并听见基督之话的人,心中就得到真理的光照了。
§27 在十字架上受惨痛的耶稣,所得一线光明的安慰,就是那一个悔改强盗的祷告。那两个与耶稣同钉十字架的人,起初都讥诮他。有一个在痛苦之下,变得更穷凶极恶了。但他的同伴却不是这样。他不是横了心要犯法的人,他曾被不良的同伴诱入歧途,他比较许多站在十字架旁讥诮救主的人好多了。他曾见过耶稣,也曾听过他的教训而且信服,但因受了祭司和官长的影响而离弃了他。为求堵塞信心的再生起见,他就一步深一步地陷入罪恶之中,直到被捕,受审,并被判处十字架的死刑。他在审判厅中,并在到髑髅地的路上,都是与耶稣在一起的。他曾听见彼拉多说:“我查不出他有什么罪来。”(约19:4)他曾注意耶稣那神圣的风度和他对于折磨他的人所有的怜悯宽恕。他在十字架上看见许多所谓大宗教家伸着舌头嘲笑,并奚落主耶稣。他看见他们摇头。他听见他犯罪的同伴随着众人辱骂说:“你不是基督么?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他听见从那里经过的人中,有许多人为耶稣辩护。他听见他们重述他的话,并讲说他的作为。于是他重新确信这人就是基督。他转面对他犯罪的同伴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上帝么?”本来这两个垂死的强盗,对世人再没有什么可怕的了。但其中的一个却感到有一位上帝是要惧怕的,有一个将来是要使他战栗的。他这满沾罪污的生活史,如今就要这样地结束了。他悲叹着说:“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
§28 现在他都明白了。既没有疑惑,也没有怨恨。当这个强盗被定罪时,他是灰心绝望的,但如今却起了一种微妙而甜美的思想。他想起从前所听见的有关耶稣的一切事和他怎样医治病人,赦免罪恶。他听见那些相信耶稣,并哭着跟随他的人所说的话。他已经看到并念过那安在救主头以上的名号。他听到过路的人念这名号,有一些人是带着悲伤打颤的声音,其他的人则是用打趣讥笑的口吻。同时有圣灵启发他的心,于是一连串的凭据都逐渐的结合起来了。在被压伤,受戏弄,并挂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身上,他看出那除去世人罪孽的上帝的羔羊。当这无倚无靠而濒死的人,依赖这一位垂死的救主时,他以希望和痛苦交织的声音喊说:“耶稣阿!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
§29 他立时得了答复。这答复的音调,是柔和而悦耳的,话语是满有慈爱,怜悯和能力的:今日我实在告诉你,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译者按:原文字句的排列使本节经文可有两种译法,根据本章下文的解释,以上译法似较合理。)
§30 在受惨痛的漫漫时间中,辱骂和打趣的话一直落在耶稣的耳中。就是在挂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所听到的仍旧是讥诮和咒诅的声音。他渴望着要从门徒口中听一些信心的表示。可是他只听见悲伤的话说:“我们素来所盼望要赎以色列民的就是他。”所以垂死的强盗,所说带有信心和爱心的话,是何等地使救主喜悦阿!正当犹太人的领袖弃绝他,而且连门徒都怀疑他神性的时候,那可怜临死的强盗却称耶稣为主。从前在他行神迹的时候,后来在他从坟墓里复活的时候,倒有很多人愿意称他为主,可是当他挂在十字架上的时候,除了那在最后一刻悔改得救的强盗之外,却没有一个人承认他。
§31 当那强盗称耶稣为主时,旁观的人也听见了他的话。那忏悔者说话的声调,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那些在十字架下为基督的衣服争吵,并为他的里衣拈阄的人,也停下来注意倾听。他们暴躁的声音止息了。他们屏息的望着基督,并等着听这一位垂死者的答复。
§32 当基督说出那一句应许的话时,有一道明亮闪烁的光,透过那似乎环绕十字架的一层乌云。那忏悔的强盗,当时就得到蒙上帝悦纳的完全平安。基督在他的屈辱中得了荣耀。众人所看为被胜过的一位,倒成了战胜者。终于有人承认他是担当罪孽的主。世人尽管在他肉体上行使他们的权柄,他们尽管用荆棘的冠冕刺破他的额角,他们尽管剥去他的衣服,并为分衣服而争吵,可是他们不能夺去他赦罪的权柄。他在临死的时候,为自己的神性和天父的荣耀作了见证。他的耳朵并非发沉不能听见,他的膀臂并非缩短不能拯救。凡靠着他进到上帝面前来的人,他有无上的权柄,都能拯救到底。
§33 我今日告诉你,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基督并没有应许那强盗当天就同他在乐园里。因为当天他自己也没有到乐园去。那天他却睡在坟墓里,到复活的早晨他还说:“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约20:17)
§34 可是他的应许,是在钉十字架的那天,就是显然失败与黑暗的日子所发的。“今日”,当基督像犯人一样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向那可怜的罪人保证说:“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35 与耶稣同钉十字架的强盗,“一边一个,耶稣在中间。”这是祭司和官长们所安排的。基督放在两个强盗中间,是表明他乃三个罪犯中的首恶。这样就应验了圣经的话:“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赛53:12)但是祭司没有看出他们这一行为的全部意义。耶稣与强盗同钉,是放“在中间,”照样,他的十字架是树立在一个陷在罪恶的世界之间。而且他对忏悔的强盗所说赦免的话,已经燃起一盏明灯,必要光照直到地极。
§36 众天使惊奇地看到耶稣无穷的慈爱,他虽然身心遭受着最剧烈的惨痛,但仍只是为他人着想,并鼓励那些悔改的人相信。在他的屈辱之中,他曾以先知的身份,向耶路撒冷的女子说话,以祭司和中保的身份,求父赦免杀害他的人,再以慈爱救主的身份,饶恕忏悔的强盗的罪。
§37 当耶稣望着他四围的人群时,有一个人引起了他的注意。他的母亲由门徒约翰扶着,站在十字架下。马利亚不忍离开她的儿子,约翰知道夫子快要临终,所以又把她带到十字架跟前。在基督临死的时辰,他还是挂念着母亲。他望着母亲悲伤的脸,再向约翰一望,便对她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约翰说:“看你的母亲!”约翰明白基督的话,并接受了他的委托,就接马利亚到他的家里,从那时起就亲切地照顾她。哎,这位可怜而有爱心的救主。在他肉身一切的痛苦和精神的折磨之中,还关怀着他的母亲!他没有钱使她生活安乐,但是他有一个约翰把他铭刻在心,所以他就将母亲当一个宝贵的遗产留给他了。这样,他就为母亲预备了她最大的需要,一位因她爱耶稣而爱她的人所有的同情。约翰把她当作一个神圣的委托而接待她,就得到一种极大的福气。她经常使约翰想起他所爱的夫子。
§38 基督孝敬父母的完全榜样,在历代以来的幽暗中,放出了明亮的光辉。耶稣藉着他每天的辛劳,曾帮助肩负家庭的重担计有三十年之久。现在就是在他最后的惨痛中,还想到为他忧伤寡居的母亲作了妥善的安排。主的每一个门徒,也必须表现这同样的精神。凡跟从基督的人,必须以孝敬父母,奉养父母为他们宗教生活的一部分。凡心中存有基督之爱的人,永不要忽略小心翼翼的事奉父母和对父母表示亲切的同情。
§39 这时荣耀的主正在十字架上,因作人类的赎价而将要死去了。在基督舍弃宝贵的生命之时,并没有胜利的喜乐鼓舞着他。在他,一切都是残酷的幽暗。然而那压在他身上的重担,倒不是对死亡的惧怕,那使他言语难以形容之惨痛的,也不是十字架的痛苦和耻辱。原来基督是最能受苦的,但这时他的痛苦,是由于感觉罪的恶毒和知道人类因习于行恶,已经看不出罪恶的可怕。基督看出罪恶在人心上的势力是多么的根深蒂固,而且愿意挣脱罪恶势力的人又是那么稀少。他也知道,若不得上帝的帮助,人类必然灭亡的:然而他看到千万的人,在可能得帮助的时候,竟然趋于沉沦。
§40 我们众人的罪孽,都放在我们的替身和保人的基督身上。为了要救赎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他被称为有罪的。因此,亚当每一个子孙的罪,这时都重重的压在他心上。上帝对罪恶的愤怒,就是他对于不法之事所显示的情感,使他的儿子心中惊慌不已。基督的一生都是在向坠落的世界宣讲天父的怜悯和赦罪之爱的佳音。他讲论的中心思想,乃是罪魁得蒙救恩的喜讯。可是现在他既负了可怕的罪担,就看不见天父慈爱的圣颜了。上帝在救主受最剧烈痛苦的时刻向他掩面,使他肠断心碎,其伤痛是世人所永不能充分明白的。 他心灵上的创伤,使他几乎感不到肉体上的痛苦。
§41 撒但用他猛烈的试探向耶稣袭击。此时救主看自己只好死在坟墓里。他不能希望以胜利者的姿态从坟墓里出来,或希望天父接纳他的牺牲。他只怕罪在上帝眼中是那么可憎,以致他必须与天父永远分离。基督这时所忍受的,就是将来他不再为有罪的人类代求时,每一个罪人所必要受到的惨痛。上帝儿子所喝的苦杯之所以如此难堪,甚至使他心碎,乃是因为他替人类“成为罪,”以致上帝的愤怒降在他身上。
§42 众天使目睹救主绝望的悲痛不胜惊异,天上的全军掩面不忍再看那一幕可怕的景象。连自然界也向它受辱而濒死的创造主表同情。太阳不忍观看这一幅惨景。正当中午灿烂的光芒普照大地之时,它突然被掩没了。深沉的黑暗像棺罩一般套住了十字架。“从午正到申初,遍地都黑暗了。”那时并没有日蚀,或其他自然的现象,造成这没月光星光、黑黝黝如半夜似的幽暗,这乃是上帝为了坚固后世人的信心所赐的神奇见证。
§43 上帝的圣颜,隐藏在那深沉的黑暗之中。“他以黑暗为藏身之处,”(诗18:11)使人类的眼睛看不见他的荣耀。那时上帝和他的圣天使都在十字架的旁边。有天父与他儿子同在。然而他的圣颜并未显露。倘若他的荣耀从黑云中闪耀出来的话,凡看见的人必被毁灭。而且在那可畏的时辰,基督是得不到天父同在之安慰的。他“独自踹酒醡,众民中无一人”与他同在。(赛63:3)
§44 上帝用那次深沉的黑暗,来遮蔽他儿子最后的悲痛。凡看见基督受苦的人,无不感悟他的神性。人一看到他的面目,就永远不会忘记。正如该隐的面目怎样表露他杀人的罪辜,照样,基督的面目也顾明他的无罪、恬静、慈祥──上帝的形象。但是控告他的人偏不理会这上天的标记。讥诮他的人群,都注目看着基督在长时间内受痛苦。现在慈悲的上帝用黑暗为外衣,把他遮蔽起来了。
§45 这时,死亡的沉寂笼罩着髑髅地,聚集在十字架周围的人群,为一种说不出来的恐怖所镇慑。他们咒骂和讥诮的话,刚才说了半截就止住了。男的女的、老老少少,都仆倒在地。从黑云中不时闪出强烈的电光来,照出被钉十字架的救赎主。祭司、官长、文士、兵丁和暴徒,都以为他们遭报的时候已经到了。过了一会,有人轻轻的说,耶稣要从十字架上下来了。有一些人设法摸索着回到城里去,一路上捶着胸,惧怕得哭喊起来了。
§46 约在申初,黑暗普遍的消散了,只是仍笼罩在救主的四围,作为压在他心上痛苦和悲惨的象征。没有人能看透那包围十字架的黑暗,更没有人能测度那笼罩在基督心灵上更深沉的幽暗。狂且怒的闪电似乎都在向挂在十字架上的主袭击过来。随后,“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当外围的黑暗笼罩着救主时,许多人感叹说:上天的报应落在他头上了。上帝愤怒的雷霆向他发作了,因为他自称是上帝的儿子。许多相信他的人,听见他绝望的喊声,他们的希望也消灭了。如果上帝已经离弃了耶稣,那么他的门徒还信靠什么呢?
§47 及至黑暗从基督沉郁的心灵上消退时,他便感觉到肉体的痛苦了。他说:“我渴了。”一个罗马的兵丁看到他焦干的嘴唇,动了恻隐之心,拿海绒蘸满了醋,绑在苇子上送给耶稣喝。但祭司们则嘲笑他的痛苦。当黑暗笼罩全地时,他们心里惧怕起来,及至他们的恐惧消失之后,他们又怕耶稣会从他们手中逃脱。他们误会他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的话。所以他们轻蔑的说:“他叫以利亚呢。”他们拒绝了这减轻他痛苦的最后机会。他们说:“且等着、看以利亚来救他不来。”
§48 那无瑕无疵的上帝的儿子挂在十字架上,他因受鞭打而遍体鳞伤,那常伸出来为人祝福的双手被钉在木头上,他那不倦地为爱人而奔走的两脚,被长钉钉在木头上,君王的额头被荆棘的冠冕所刺伤,发颤的嘴唇发出悲哀的呼喊。再看,从他的头、手和脚上所滴下的血点,看他那全身抽搐的痛苦,以及那因天父向他掩面,使他心中充满说不出来的悲惨,他所忍受的这一切,向每一个人说明:上帝的儿子愿意背负罪恶的重担,乃是为你。为你他攻破了死亡的关塞,敞开了乐园的门户。那曾平息怒涛,并在澎湃的巨浪上行走,使鬼魔战兢,病魔逃匿,使瞎子重见光明,死人起死回生的主,如今竟将自己献在十字架上作为赎罪祭,这都是因爱你而作的。那背负罪孽的主,忍受了上帝的义怒,为你的缘故,竟“成为罪”了。(林后5:21)。
§49 观看的人静静地等着这一幕惨剧的结束。太阳又重新出来了,然而十字架仍旧被黑暗笼罩着。祭司和官长们向耶路撒冷望去,不料那浓厚的黑云已笼罩了全城和犹太的高原。公义的日头,就是世界的光,这时从那曾一度蒙爱的耶路撒冷城收回他的光芒。上帝愤怒的雷霆也将要向这注定遭劫的城发作了。
§50 忽然间,黑暗从十字架上消散,耶稣便用清楚、宏亮,似乎响彻全宇宙的声音喊叫说:“成了。”“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有光环绕着十字架,救主的脸上发出荣光如同太阳一样。随后他的头垂在胸前,死了。
§51 在那可畏的黑暗中,很明显的,基督已被上帝所离弃,那时他曾把人类祸患的杯,喝尽了最后的一滴苦汁。在那可怕的几小时之内,他惟有信赖他的父过去所给他悦纳的凭据。他很熟悉他父的品德。他的公义,他的怜悯和他的大爱。基督凭着信心倚赖他向来所乐意顺从的父,所以当他顺从的把自己交给上帝时,他先前所有不蒙上帝所纳悦的感觉就消失了。基督就因信得了胜利。
§52 地上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景象。众人呆呆地站在那里,屏着气,凝视着救主。黑暗再度遮盖了全地,众人听到殷殷隆隆的响声,如同打大雷的声音。于是地大震动。众人被震倒在地,乱成一堆。顿时呈一片杂沓惊慌的景象。在四围的高山上,大石震下来了,随辊随裂地落到山脚的平原上。许多坟墓也裂开了,尸骨从里面震了出来。天地似乎都要震碎了。祭司、官长、兵丁、刽子手和众人,都仆倒在地,惊恐万状,哑口无声。
§53 当基督口呼“成了”的时候,祭司正在圣殿中供职。这正是献晚祭的时间。那预表基督的羔羊已经牵来预备宰杀。祭司穿着寓有属灵意义的华丽外袍,站在那里,举起刀来好像亚伯拉罕将要杀他儿子时的姿态一样。群众正聚精会神的观看着,忽然地大震动,因为主已经临近了。圣殿里的幔子,被一只看不见的手,从上到下撕为两半,将那曾为上帝临格的荣光所充满的至圣所暴露在众人的眼前。古时的云柱火柱曾停留在这里。上帝曾在这里的施恩座上显出他的荣光。除了大祭司以外,从来没有人得以揭起这将至圣所和圣殿其他部分隔开的幔子。大祭司一年一次进去为百姓赎罪。但不料这幔子裂为两半。地上圣殿中的至圣所再不是神圣的所在了。
§54 一切都呈现着惊恐和混乱的状态。祭司正要宰杀牺牲的时候,刀却从他绵软的手中掉在地上,羊也逃掉了。在上帝的儿子断气时,表号已经与本体会合。那最大的牺牲已经献上。进入至圣所的路已经打通。一条又新又活的路已经为众人筑成了。犯罪忧伤的人类,不必再等候大祭司的来临。从此以后,救主耶稣要在高天之上担任祭司和中保的职分。当时似乎有声音向殿中敬拜的人说:现在一切为罪而献的祭物和供物已告终止。上帝的儿子已经照他所讲的话来了:“上帝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我的事在经卷上已经记载了。”(来10:7)他“乃用自己的血,只一次进入圣所,成了永远赎罪的事。”(来9:12)
已选中 0 条 (可复制或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