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生命的光”
§1
第五十一章 “生命的光” 本章根据:约8:12-59;9:全章
§2
“耶稣又对众人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3
耶稣说这话的时候,是在圣殿的院子里,这个院子正在举行住棚节的典礼。在院子当中有两根很高的灯柱子,柱子上承着极大的灯座。献晚祭之后,所有的灯都点着了,灯光照耀着耶路撒冷全城。这个礼节是用来纪念那引领以色列人行过旷野的火柱,也被认为是预指弥赛亚的降临的。到了黄昏灯光四射的时候,院子里呈现着一片欢乐庆祝的景象。白发苍苍的老者,殿里的祭司,民间的官长,无不前来参加。他们一闻乐器齐奏,尽皆婆娑起舞,并由利未人的乐器与吟诵伴奏着。
§4
民众藉着耶路撒冷的灯光,表示他们希望弥赛亚降临,来光照以色列。但在耶稣看来,这个景象却有更大的意义。圣殿中灿烂的灯光怎样照耀四方,那属灵之光的光源基督,也必怎样光照世界的黑暗。可是这个表号还不十分完全,他亲手安置在天空的大光,才是他使命的荣光较为适宜的象征。
§5
早晨,太阳刚升到橄榄山上,阳光照着云石的宫殿,光耀夺目,圣殿墙上的黄金,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耶稣便指着这景致说:“我是世界的光。”
§6
当时听见这话的人中,有一位在好多年之后,以绝妙的文辞,一再的响应说:“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1:4,5,9)耶稣升天之后,过了多年,彼得在圣灵光照之下,写信的时候,也曾回忆基督所用的表号说:“我们并有先知更确的预言,如同灯照在暗处,你们在这预言上留意,直等到天发亮晨星在你们心里出现的时候,才是好的。”(彼后1:19)
§7
上帝向他的百姓显现时,一贯地用光来作他临格的象征。起初上帝创造天地时,他说一句话,光就从黑暗中照耀出来。以色列的大军出埃及时,光也在白天的云柱和晚上的火柱里作他们的向导,在西乃山上,有强烈的火光从耶和华周围发出,令人望而生畏。在圣幕的施恩座上有光停留着。在所罗门奉献圣殿时,也有光充满殿宇。天使向牧羊人报告救赎的佳音时,有光照遍伯利恒的山野。
§8
上帝就是光,基督说:“我是世界的光”,这表明他与上帝原为一,也表明他与全人类所有的关系。从起初“吩咐光从黑暗中照出来的上帝,”(林后4:6)就是他。他是日月星辰之光的来源。他是在表号,象征和预言中照亮以色列人的灵光。然而这光不是单给犹太一国的。太阳的光怎样照耀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公义的日头也怎样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灵。
§9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世界上固然出了不少圣贤,以及智力卓越,才学超群的人,他们的言论曾启发人的思想,开拓广大的知识园地,这样的人曾被尊为人类的向导和福星。但有一位远超过他们。“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1:12,18)我们尽可根据人类历史的记载,追溯历代的圣贤,但是那“光”总在他们以先。太阳系的月亮和一切星辰怎样反射太阳的光,照样世上各大思想家的教训,在其合乎真理的范围之内,无非是反射“公义的日头”的光辉。每一思想的结晶,每一知识的发现, 都是从“世界的光”那里来的。我们常听人谈起“高等教育,”其实那真正的「高等教育”乃是由“一切智慧知识,都在他里面藏着”的主所赐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西2:3;约1:4)耶稣说:“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10
耶稣用“我是世界的光”这一句话,来宣布自己为弥赛亚。从前年迈的西面,曾在基督现在教训人的殿里,称他为“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路2:32)他在这些话里,把以色列尽人皆知的一段预言,应用在基督身上。圣灵曾藉着先知以赛亚说:“你作我的仆人,使雅各众支派复兴,使以色列中得保全的归回,尚为小事,我还要使你作外邦人的光,叫你施行我的救恩,直到地极,”(赛49:大。)人人都知道这段预言,是指着弥赛亚说的。所以当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时,众人不能不领会,他是在声明白已是预言中所应许的那一位。
§11
在法利赛人和官长听来,耶稣的这个声明似乎是傲慢的,僭妄的话。一个像他们一样的人,竟敢作此豪语,这是他们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他们装作没有听见他的语,质问他说:“你是谁?”他们决意要逼他自称是基督。这些奸滑的仇敌相信,他的外观和他的工作,既与众人的期望如此不同,若是他亲口宣布自己是弥赛亚,众人就必看他是骗子而弃绝他了。
§12
但是对于他们所发“你是谁”的这个问题,耶稣回答说:“就是我从起初所告诉你们的。”他是谁这个问题,不但已在他的教训上显明,而且也曾在他的品德上显明了。他就是他所教导的真理具体的表现。他接着说:“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作的,我说这些话,乃是照着父所教训我的。那差我来的,是与我同在,他没有撇下我独自在这里,因为我常作他所喜悦的事。”他并不要证明自己弥赛亚的身份,只显明自己是与上帝为一的。如果他们肯领受上帝的爱,则他们一定会接待耶稣的。
§13
他的听众之间,有许多人被吸引信了他。他就对他们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14
这些话触犯了法利赛人。他们不顾本国久受外人奴役的事实,却愤然的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以自由呢?”耶稣看着这些受恶意支配,一心专想报仇的人,伤心地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他们是在最残酷的奴役之下,──被恶灵所统辖了。
§15
凡不肯献身与上帝的人,就是在另一种权势的支配之下。他不是自主的,他尽管高谈自由,但他是处于最卑贱的奴隶地位。撒但支配了他的心,不许他看到真理的优美。他虽自以为是在凭自己的见解行事,其实是在受黑暗之君的指使。基督来解除了人心灵上罪的桎梏。“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罗8:2)
§16
在救赎的工作上,是没有勉强的,也不需外来的力量。人在上帝的灵感化之下,可以自由选择所愿意事奉的。当人投向基督时,他在所起的变化中,必能体味到一种无上的自由。摒弃罪恶,乃是心灵本身的行为。我们固然没有能力使自己脱离撒但的管辖,但当我们渴望摆脱罪恶,并在我们迫切的需要中,呼求一种超过我们以上的能力时,则我们心灵上的种种力量,便充满了圣灵的神力,我们就能按着自己的意志,来实行上帝的旨意了。
§17
人获得自由的惟一条件,就是与基督合而为一。“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而基督就是真理。罪之所以能取胜,只有藉着削弱人的意志,并摧毁人心灵的自由。归顺上帝,意思就是恢复人的原状,恢复人类真正的荣耀与尊严。我们所要顺服的上帝的律法,就是“使人自由的律法。”(雅2:12)
§18
法利赛人自称为亚伯拉罕的子孙,耶稣告诉他们,只有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才能确定这种身份。真正亚伯拉罕的子孙,必须像亚伯拉罕一样的过着顺从上帝的生活。他们决不至于想杀害那讲述上帝所赐真理的一位。拉比们谋害基督,这不是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单是亚伯拉罕嫡系的后裔是没有价值的。他们若与亚伯拉罕没有灵性上的联系,就是没有亚伯拉罕的精神,也没有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他们就不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了。
§19
在基督教界争论己久的使徒职权继承的问题上,这个原则也是一样能采用的。亚伯拉罕的后裔,不是以名分和血统来鉴定,而是以与亚伯拉罕有相似的品格为断。照样,使徒职权的继承问题,不在乎教会职权的授受,而在乎灵性方面是否与使徒相同。一种受使徒精神感召的生活,以及相信并宣讲使徒所教导的真理,这才是继承使徒职权的真凭据,继承初期福音使者的资格和条件就在于此。
§20
耶稣不承认犹太人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他说:“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讥讽地回答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上帝。”他们想以这些指桑骂槐的隐语,讽刺耶稣降生的情形,好在那些正要相信他的人面前侮辱他。但耶稣却不理会这种卑劣的讽刺,只说:“倘若上帝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上帝,也是从上帝而来。”
§21
他们的行为,证明他们与那说谎的杀人者有关。耶稣说:“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犹太首领们之所以不接受耶稣,就是因为耶稣讲了真理,而且讲得十分肯定。触犯这些自称为义之人的乃是真理。真理暴露了假道的虚谬,谴责了他们的教训和行为,所以就不受他们欢迎。他们宁愿闭眼不顾真理,而不肯谦卑地承认自己曾犯了错误。他们不爱真理,虽明知是真理,也不愿接受。
§22
“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三年来,基督的仇敌曾天天跟着他,想在他的品格上找到一些污点。撒但和罪恶的一切党羽,企图制胜耶稣。但他们在他身上没有找到什么可乘的机会。甚至恶鬼也不得不承认他“乃是上帝的圣者。”(可1:24)耶稣在天父面前,在未曾堕落的诸世界面前,并在有罪的世人面前,遵行了律法。当着天使,世人和鬼魔面前,他曾说:“我常作他所喜悦的事。”对这话,无人提出异议。这话倘若出诸他人之口,就是亵渎了。
§23
犹太人虽然找不到基督有什么罪,但仍不肯接受他,这就证明他们与上帝没有什么关系了。他们没有在上帝儿子所传的信息中认出上帝的声音。他们自以为是在批判基督,但他们在拒绝基督的行为上,正是定了自己的罪。耶稣说:“出于上帝的,必听上帝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上帝。”
§24
这教训是永久不变的。许多喜爱强辩,批评,并在圣经里故意找难题的人,以为这样就表示他们的思想独立,智力灵敏。他们以为自己是在批判圣经,其实是在批判自己,显明他们自己没有能力欣赏那从天而来,永垂万世的真理。在巍巍的上帝公义之前,他们毫无尊敬的心,他们忙着猎取竹头木屑,表露着一种狭窄庸俗的性情和一颗逐渐丧失认识上帝能力的心,凡响应上帝灵感的人,必寻求那能增进自己对上帝的认识,并锻炼提高自己的品格。正如向日的花朵,使辉煌的阳光,为它着上美丽的色彩。受圣灵感化的心灵,也必转向公义的日头,以致天上的光,以基督的美德,使他的品格日臻美丽。
§25
耶稣把犹太人的态度,与亚伯拉罕的态度,作一个鲜明的对照。他说:“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
§26
亚伯拉罕极愿看见上帝所应许的救主。他恳切地祈求,在未死之前能见到弥赛亚,结果他看见了基督。他得到超自然的光照,因而认识到基督的神性。他看见了基督的日子,就甚快乐。他看见上帝为赎罪而准备的牺牲。在他自己的经验中,也曾有过这一个牺牲的预表。上帝吩咐他:“你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你所爱的以撒,……把他献为燔祭。”(创22:2)他就把上帝所应许的孩子,就是他一切希望所寄托的孩子,放在祭坛上。正当他站在祭坛旁边,举起刀来遵从上帝的吩咐时,忽然听见从天上来的声音说:“你不可在这童子身上下手,一点不可害他,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因为你没有将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留下不给我。”(创22:12)上帝使亚伯拉罕受这惨痛的试炼,无非是叫他得见基督的日子,并体贴到上帝对世人的爱是如此伟大,为要把世人从罪恶的深渊中救拔出来,竟不惜赐下自己的独生子,受最耻辱的死刑。
§27
亚伯拉罕学得了世人所能得的最大教训。他求上帝准他在未死之前看见基督,这祈祷蒙应允了。他看见了基督,领受了血肉之体所能受的最大启示。亚伯拉罕在完全献身与上帝之后,才能明白上帝给他看见有关基督的异象。他受指示,认识到在上帝赐下独生子,拯救罪人脱离永死的事上,上帝所牺牲的,比人所能牺牲的伟大得多了,奇妙得多了。
§28
亚伯拉罕的经验,答复了以下的问题:“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上帝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么?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么?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么?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么?”(弥6:6,7)在亚伯拉罕的话中:“我儿!上帝必自己预备作燔祭的羊羔。”(创22:8)并在上帝预备牺牲代替以撒的事上,说明了没有人能为自己赎罪。异教献祭的制度,完全是上帝所不能悦纳的。没有一个作父亲的,能献上儿子或女儿为赎罪祭。惟有上帝的儿子能担当世人的罪愆。
§29
亚伯拉罕从自己的痛苦中,得以看到救主牺牲的使命。但是以色列人不愿意明白他们骄傲的心所不欢迎的真理。所以基督所说关于亚伯拉罕的话,并没有使听众看出什么高深的意义来。在这些话中,法利赛人只找出又一次强辩的机会。他们讥诮着回答他,想藉此证明他是癫狂了,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
§30
耶稣庄重而严肃地回答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译者按:“就有了我,”原文作“自有,”即“自有永有”之意。见出3:14。)
§31
全场顿时静默无声。上帝的圣名,就是上帝向摩西用来说明永远存在之意的名字,竟被这位加利利的拉比用在自己身上了。他已宣布自己为自有永有的主,就是上帝所应许给以色列人的一位,“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弥5:2)
§32
祭司和拉比们又大声攻击耶稣,说他讲了僭妄的话。从前他曾宣称自己与上帝为一,这话就激怒了他们,以至他们设法要杀害他。过了几个月,他们明白地对他说:“我们不是为善事拿石头打你,是为你说僭妄的话;又为你是个人,反将自己当作上帝。”(约10:33)因为他确是上帝的儿子,而且宣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所以他们一心要除灭他。当下许多人就附和了祭司和拉比,拿起石头要打他,但“耶稣却躲藏,从殿里出去了。”
§33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1:50。)
§34
“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上帝的作为来。……耶稣说了这话,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对他说:你往西罗亚池子里去洗,(西罗亚翻出来,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头就看见了。”
§35
犹太人素来都相信,人在今生就要受罪的刑罚。他们认为每一样苦难,都是一桩罪的刑罚。若不是受苦者本人犯了罪,便是他父母犯了罪。固然,人间一切的痛苦,都是干犯上帝律法的结果,可是这一个真理,久已被人曲解了。罪和罪一切结果的创始者撒但,已经引人认定疾病和死亡都是从上帝那里来的,──是上帝因罪而任意独断地加在人身上的刑罚。因此,一个遭受患难或灾祸的人,另外还要负着罪人的名义。
§36
这样,就造成了犹太人弃绝耶稣的思想背景。耶稣既“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犹太人就“以为他受责罚,被上帝击打苦待了,”所以他们“掩面不看”他。(赛53:4、3)
§37
上帝曾赐给人一个教训,来防止这种错误的看法。约伯的故事,说明了痛苦是撒但加在人身上的。但上帝本着怜爱的宗旨,来掌管苦难,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上帝的人得益处。”(罗8:28)只是以色列人没有看明白这个教训。约伯的朋友因看错而受了上帝的责备,犹太人拒绝基督,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38
犹太人的信仰使他们看罪恶与痛苦有连带的关系,当时基督的门徒也是如此,在耶稣纠正他们的错误时,他没有说明那人受苦的原因,只告诉他们将要有的结果。上帝的作为就因此显明了。他说:“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于是他用泥抹了瞎子的眼睛,打发他到西罗亚池子里去一洗,他的眼睛就能看见了。这样,耶稣用实践的方法答复了门徒的问题。人们出于好奇心向他发的问题,他往往是用这种方法回答的。门徒不必讨论谁犯了罪,或谁没有犯罪的问题,乃是应当明白上帝使瞎眼的人重见光明的大能和慈爱。很明显的,泥土和瞎子,去洗的池子的本身,并没有什么医治的功能,其功能乃在基督。
§39
法利赛人见了医好的瞎子,不得不惊奇。然而他们仇恨耶稣的心,则更为狠毒了,因为这神迹是在安息日行的。
§40
那个青年人的邻居和从前知道他瞎眼的人,都说:“这不是那从前坐着讨饭的人么?”他们怀疑地望着他,因为他的眼睛一开,他的容貌就改变了。他喜形于色,好像是另一个人了。于是他们彼此对问,有的说:“是他,”又有人说:“不是,却是像他。”但是那身受其惠的瞎子,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说:“是我。”于是他向众人讲论到耶稣,以及他怎样得医治的事。众人问:“那个人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
§41
于是他们带他到法利赛人的议会里去。法利赛人又盘问他眼睛是怎样能看见的。“瞎子对他们说: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见了。法利赛人中有的说,这个人不是从上帝来的,因为他不守安息日。”法利赛人希望使众人知道耶稣是一个罪人,因此就不可能再是弥赛亚了。殊不知那医好瞎子的,就是那设立安息日,并明白如何遵守安息日的主。法利赛人表面上是非常热心地遵守安息日,但就在这一天,他们还打算杀人呢!但也有许多人听见这奇事就大受感动,深觉那能使瞎子看见的一位,决不是平常的人。他们听见人控告耶稣是个罪人,因为他不守安息日,就回答说:“一个罪人怎能行这样的神迹呢?”
§42
于是拉比们再质问瞎子说:“他既然开了你的眼睛,你说他是怎样的人呢?他说:是个先知。”这时,法利赛人硬说他不是生来瞎眼,而后再看见的。便叫了他的父母来,问他们说:“这是你们的儿子么?你们说他生来是瞎眼的”么?
§43
瞎子自己就在跟前,他明明说自己从前是个瞎子,现在得以看见了,可是法利赛人偏偏要抹煞目睹耳闻的事实,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法利赛人的主见竟那么强,他们的假仁假义竟颠倒黑白到这步田地!
§44
法利赛人还有一个希望,就是威胁他的父母。他们装出一本正经的态度问他们说:他“如今怎么能看见了呢?”他的父母深恐连累自己,因为当局已经公布,凡认耶稣是基督的,必被“赶出会堂”,这就是三十天不准进人会堂。受这处分的人家,在期内所生的孩子,不得行割礼,死人,在家中不得举哀。所以这种处分应该视为最大的灾难。如果人再不悔改,就必受到比这更严重的刑罚。瞎子的父母看见在他们儿子身上所成就的这件大事,心中虽已经信服耶稣,但他们却回答说:“他是我们的儿子,生来就瞎眼,这是我们知道的。至于他如今怎么能看见,我们却不知道。是谁开了他的眼睛,我们也不知道。他已经成了人,你们问他吧,他自己必能说。”他们不敢承认基督,便把一切责任推在他们的儿子身上。
§45
因法利赛人的疑问、偏见和他们的不承认事实,反使群众的眼睛,──尤其是一般平民的眼睛雪亮了。这很使他们进退两难,非常狠狈。耶稣曾多次在街道上施行神迹,并且他的工作总是以解除人的痛苦为动机。许多人心中的问题是:法利赛人坚持说耶稣是诱惑人的,但上帝能藉着一个诱惑人的人,来行这么伟大的事么?因此两方便起了热烈的辩论。
§46
法利赛人看出他们正在为耶稣所行的事作宣传。他们不能否认这个神迹。那瞎子充满了快乐和感谢,他看到自然界的奇妙景色,看到天地间美丽的万物,不禁心花怒放。他畅快地述说自己的经验。法利赛人又设法阻止他,说:“你该将荣耀归给上帝,我们知道这人是个罪人。”意思说,你不要再说是这个人开了你的眼睛,使你看见的乃是上帝。
§47
那瞎眼的人回答说:“他是个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从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见了。”
§48
于是他们再问他说:“他向你作什么?是怎么开了你的眼睛呢?”他们想用许多话来混淆他的思想,使他自以为受了迷惑。撒但和他的恶使者,都站在法利赛人的一边,汇合了他们的力量和诡计,想要抵销基督的感化力。他们设法模糊许多人心中逐渐加深的信念。同时上帝的天使也在场,加添那开了眼睛的瞎子的力量。
§49
法利赛人没有理会到他们所要应付的,不只一个没有学识而生来瞎眼的人,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反抗的真正对象。上帝的光已经照亮瞎子的心灵。当这些假冒为善的人要设法使他不相信时,上帝却帮助他用有力和合宜的答复,表明他并没有受他们的牢笼。他回答说:“我方才告诉你们,你们不听,为什么又要听呢?莫非你们也要作他的门徒么?他们就骂他说:你是他的门徒,我们是摩西的门徒。上帝对摩西说话,是我们知道的,只是这个人,我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
§50
主耶稣知道那人所受的试炼,就赐给他恩典和口才,使他成为基督的见证人。他回答法利赛人的话,给了他们一种锐利的谴责。他们自称是讲解圣经的权威,是全国的宗教领袖,然而这里有一位在施行奇事,而他们自己承认不知道他能力的来源,以及他的身份和资格。那人说:“他开了我的眼睛,你们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这真是奇怪。我们知道上帝不听罪人,惟有敬奉上帝遵行他旨意的,上帝才听他。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这人若不是从上帝来的,什么也不能作。”
§51
那人用查问者的话,来回答他们的查问。他的论点是无可非议的。法利赛人听了不胜惊异,无言可答,──听了他切当有力的话,就目瞪口呆了。全场一时静默无声。然后皱着眉头的祭司和拉比们,把外袍一拉,好像是怕沾染他的污秽似的,又跺下脚上的尘土,对他痛痛的申斥一顿,说:“你全然生在罪孽中,还要教训我们么?”于是把他赶出会堂。
§52
耶稣听见这一切的经过,不久便找到了他,说:“你信上帝的儿子么?”
§53
这瞎眼的人,初次看到开他眼睛的那一位。他在议会上会看见他父母忧愁困惑的面貌,也曾看见拉比们皱着眉头的丑态,现在他看到耶稣仁慈和蔼的容颜。为了承认耶稣是赋有上帝的能力,他已经付了很重的代价,这时便有更深一层的真理启示给他。
§54
对于救主的问题,“你信上帝的儿子么?”瞎子回答说:“主啊!谁是上帝的儿子,叫我信他呢?”耶稣说:“你已经看见他,现在和你说话的就是他。”那人就俯伏在救主脚前拜他。非但他的肉眼得以看见,就是他的心眼这时也已经睁开。基督已向他的心灵显现,他就接受他为上帝所差来的了。
§55
这时,在不远处,有一群法利赛人聚集在那里,耶稣看见他们,就想起他的教训和作为所有不同的效果。他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基督来是要开瞎子的眼睛,是要赐光明给那些坐在黑暗里的人。他曾宣称自己是世界的光。而且这一次所行的神迹,正是为他的使命所作的见证。那些在救主第一次降临时看到他的人,对于上帝圣颜的显现,比以前的任何一个世代所看到的更为丰盛。这时,认识耶和华的知识,更完全地启示给他们了。但在这个启示中,审判也正好临到他们。他们的品格受了试炼,他们的命运就被决定了。
§56
上帝权力的显现,已使那瞎子的肉眼、心眼得以重见光明,却把法利赛人留在更深的黑暗中。听众中有几个人觉得基督的话是指着他们说的,因此问他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么?”耶稣回答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如果上帝使你们不能看见真理,因你们的蒙昧无知,你们就无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你们相信自己能看见,却拒绝了那惟一能使你们得以看见的方法。对于一切感觉自己需要的人们,基督必带给他们无限量的帮助。但法利赛人不承认自己有任何需要,他们不肯归依基督,因此他们就被遗弃在盲目之中,──这种盲目的罪,是他们自己所必须承当的。所以耶稣说:“你们的罪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