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毕士大与犹太议会
§1
第二十一章 毕士大与犹太议会 本章根据:约五章
§2
“在耶路撒冷,靠近羊门有一个池子,希伯来话叫作毕士大,旁边有五个廊子。里面躺着瞎眼的,瘸腿的,血气枯干的,许多病人,等侯水动。”
§3
池子里的水有时会动,一般人都相信这是超自然的能力所致,在水动之后,谁先下去,无论患什么病就痊愈了。许多病人都到这地方来,当水动的时候,人既是那么拥挤,大家又一同向前冲去,就把比较软弱的男女和幼童践踏在脚下了。有许多人根本不能走近池子。有些人即使挨到那里,也死在池边了。池的周围盖有廊子,藉以保护病人,免受白天的日晒和夜里的寒冷。有些人在这些廊子里过夜,天天爬到池子边上,也望不到痊愈。
§4
耶稣又来到耶路撒冷。他独自一边行走,一边默想祈祷,信步来到了池旁。他看见那些可怜的病人,守候着他们认为唯一能痊愈的机会。他渴望行使他的医治之能,使每一个受苦的人得到痊愈。然而那天恰是安息日。一群一群的人正到圣殿里去礼拜,耶稣知道这医病的事,势必引起犹太人的偏见,以致妨碍他的工作。
§5
但是救主看见一个极不幸的人,就是一个病了三十八年的瘫子。他的病大半是他自己犯罪的结果,大家也认为是上帝给他的刑罚。他无亲无友,孤苦伶仃的过了许多年痛苦的生活,觉得自己再也得不到上帝的慈爱了。有一些可怜他的人,在预料池水将动的时候,把他抬到廊子里来。可是一到那难得的一刻儿,却没有人帮助他下到水里了。他虽然也看见过水动,可是从没有走近过池边。别人比他强壮,总是比他先下水了,他争不过那些自私抢先的人。他为这事的多方努力,他的忧虑和屡次的失望,几乎将他余剩的一点精力消耗殆尽了。
§6
当那病人躺在他的褥子上,不时抬起头来,向着池子呆望时,忽然有一个面带慈容的人,俯身对他说:“你要痊愈么?”这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心中的希望油然而生。他觉得自己总可以得到帮助了。但是这一线儿曙光立刻就消逝了。他想起自己曾如何屡次尝试要到池子里去。现在活的希望几乎断绝,不知道能否活到池水再动的时候。他懊丧的转过头去,说:“水动的时候,没有人把我放在池子里,我正去的时候,就有别人比我先下去。”
§7
耶稣并不叫这个病人先向他表示信心,只是对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但这人的信心却把握住了这句话。他的神经和肌肉都有了新生命的感觉,那瘫痪的四肢也能活动自如了。他毫不迟疑地立定心志遵从基督的吩咐,他的一切肌肉,也都顺服了他的意志。他一跃而起,立时成了一个活泼的人。
§8
耶稣没有担保给他什么神力的帮助。这人可能迟疑一下,就失去他唯一痊愈的机会。但他相信基督的话,也照着去行,于是就得了力量。
§9
我们也可以藉着这同样的信心,得到灵性上的医治。我们因罪已与上帝的生命隔离。我们的灵性瘫痪了。我们靠自己不能度圣洁的生活,犹如那病人自己不能行走一般。有许多人感觉自己的无力,并希望得到,那能使他们与上帝和谐的属灵生活,然而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徒然。他们在失望中呼喊说:“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7:24)但愿这班灰心挣扎的人向上看。救主正在俯身用说不出的仁慈和怜悯,对他宝血所买来的人说:“你要痊愈么?”他吩咐你起来得到康健和平安,不要等到你觉得痊愈了才相信。只要信他的话,这话就必成全。要将你的意志顺服基督。要立志事奉他,照着他的话去行,你就必获得能力。无论什么罪恶的习惯,就是那由于长期放纵情欲,而束缚你心灵和身体的行为,基督都能够,而且也切望予以解救。他必将生命赐给那“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人,(弗2:1)他必释放那被软弱,不幸和罪恶的锁链所捆绑的俘虏。
§10
那痊愈了的瘫子,弯腰拿起他的褥子,只是一条毯子和一条被,当他快乐的直起身来要找他的恩人时,耶稣已在人群中不见了。他怕或者下次看见耶稣不会认识他。他大踏步的走去,赞美上帝,又为自己新得的能力而庆幸。他在路上遇见几个法利赛人,就立刻将得痊愈的经过,告诉了他们。但他们对这事情不大注意,而且显着非常的冷淡,使他十分惊奇。
§11
他们皱起眉头,打断他的话,问他为什么在安息日带着褥子走路。他们严厉的提醒他,在主日肩负重担是不合法的。这人因为大喜过望,所以忘记了那天是安息日。然而他觉得服从这有由上帝而来之能力的一位,并不算有罪。他大胆地回答说:“那使我痊愈的,对我说:拿你的褥子走吧!”他们问这事是谁作的,他却回答不出。这些首领们早知道只有一位曾显明白己能行这样的神迹,但他们要得到直接的凭据,证明是耶稣,以便好控告他犯了安息日。在他们看来,耶稣不但在安息日医好病人是违背了律法,而吩咐病人拿褥子走路,也犯了亵渎的罪。
§12
犹太人如此歪曲律法,以致使律法成了一种束缚人的重轭。他们那些毫无意义的规条,已在国际间成了笑柄。尤其是在守安息日上,被种种无意义的限制所约束。安息日对于犹太人并不是一个可喜乐的日子,也不是耶和华的圣日和可尊敬的日子。法利赛人和文士已使安息日成了难挑的重担。一个犹太人不准在安息日生火,连点一支蜡烛也不许。因此,犹太人只得靠外邦人替他们作律法禁止他们所作的许多事,却不想如果作这些事是有罪的话,而雇佣别人去作,仍是与自己去作一样有罪的。他们以为救恩是限于犹太人的,至于别人的处境因为已经无救,所以再多犯些罪也不过是如此。然而上帝所颁布的诫命,没有一条不是人人所能遵守的。他的律法并不许可无理或自私的限制。
§13
后来耶稣在圣殿里遇到那个被医好的人。他是因为蒙了大恩而来奉献赎罪祭和感谢祭的。耶稣看见他在来敬拜的人中间,就向前警告他说:“你已经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厉害。”
§14
那被医好的人,遇见了他的恩人,非常快乐。他不知道法利赛人仇恨耶稣,就去告诉那些质问他的法利赛人说,使他痊愈的就是这一位。“所以犹太人逼迫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作了这事。”
§15
耶稣被带到犹太公会前,要为犯安息日的罪受审问。如果当时犹太是个独立国,这一罪名就足以完成他们的心愿,将耶稣处死。然而当时犹太国系属罗马所统治,犹太人没有处人死刑的权柄,并且他们控告耶稣的理由,在罗马法庭中是不能成立的。然而他们还希望藉别的问题来达到他们的目的。他们虽然努力反抗基督的工作,而他在民间的影响却与日俱增,比他们的影响还大,就是在耶路撒冷也是如此。许多不愿意听拉比高谈阔论的人,都被耶稣的教训所吸引了。他们既明白耶稣的话,心中就得着温暖和安慰不少。他说上帝并不是一个狠心的法官,乃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又从自己身上反照出上帝的形象。他的话对于受创伤的心灵,好像良药一般。他藉着言语和善行,打破了古代遗传和人为律例的压力,而将上帝无穷丰满的爱表现出来。
§16
有一段论到基督最早的预言说:“圭必不离犹大,杖必不离他两脚之间,直等细罗来到,万民都必归顺。”(创49:10)民众的确是在归顺基督了。富有感情的群众,乐意接受仁慈怜悯的教训,过于祭司们所规定的死板的仪式。倘若没有祭司和拉比们从中阻挡,耶稣的教训必能成就一番空前的改革。但是这些领袖为要维持自己的权势,就决意破坏耶稣的影响。他们将耶稣传到议会中来,又公然斥责他的教训,无非是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因为那时百姓对于他们的宗教领袖,还存有相当的敬意。无论何人若敢反对拉比所定的条例,或想减轻他们所放在百姓身上的重担,这人不但要被认为犯了亵渎的罪,而且也要被定为叛国的罪。拉比们想在这一点上使众人猜疑耶稣。他们诬告他想推翻故有的风俗,离间人民,以便让罗马人来完全控制他们。
§17
其实拉比们切切要实行这样的计划,乃是在另一个议会中发起的。撒但在旷野与基督作战失败后,就汇合势力,来在他的服务上与他对立,希望可以阻止他的工作。撒但决意要用计谋来成就他以前自己直接努力所不能达到的。他从旷野的战争败退之后,就立时召集他的恶使者,拟订阴谋,要格外蒙蔽犹太人的心意,使他们认不出他们的救赎主。他计划要将自己对于这位真理战士所怀的仇恨,灌输到宗教界人士的心中,以便利用他们作他的工具。他想引诱他们拒绝基督,并使他的一生极端艰苦,希望藉此令他对于自己的使命灰心丧志。以色列的领袖们,竟成了撒但与救主争战的工具。
§18
耶稣来,是要“使律法为大,为尊。”他并不是要减少律法的尊严,乃是要将律法高举起来。圣经说:“他不灰心,也不丧胆,直到他在地上设立公理。”(赛42:21、4)他来乃是要将安息日,从那些使其成为咒诅,而非福乐的烦重条例中解脱出来。
§19
正因这缘故,他才拣选了安息日,到毕士大池子旁边来行这医病的事。他未尝不能在别的日子医治这病人,或是医好他,而不必吩咐他拿起褥子回去。但这样作,他就不能得到他所希冀的机会。基督在世上的一举一动,无不合有睿智的意向。他所作的每一件事,其本身及其教训都是很重要的。在池旁的一切病人中,他选了症候最重的一位,来施展他的医治之能,又吩咐那人拿起褥子在城中走过,以便宣扬在他身上所成就的大事。这事就会引起在安息日作什么事才是合法的这个问题,又可以给他机会,来申斥犹太人对于主日所加的限制,而宣布他们的遗传是无效的。
§20
耶稣对犹太人说明,救济病人的工作,是合乎安息日的律法。这种工作也与天使的工作相符合,他们经常在天地之间上去下来,为困苦的人类服务,耶稣说:“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每天的光阴都是属于上帝的,他可以随时实行他为人类所有的计划。如果犹太人对于律法的解释是正确的,那么耶和华自从立地的根基以来,一直在维持并保养着一切生物的工作就错了。而且那位宣称自己的工作甚好,又设立安息日来纪念创造工作完成的主,也就必须在他的工作上停止一天,并使那旋转不息的宇宙系统停顿下来。
§21
难道上帝应当禁止太阳在安息日行使职务,停止发出和煦的阳光,不令大地得温暖,草木得滋养么?难道宇宙诸星球的运行,也必须在圣日全日停止么?难道上帝应当吩咐溪水停流,不滋润田园和森林,吩咐海潮停止它经常的涨落么?田间的五谷,树上的果实,难道必须停止生长,延缓成熟么?花草树木,都不可以在安息日发芽开花么?
§22
若果如此,则人类将无法从地里得到食物,并将失去一切人生的乐趣了。自然界必须在安息日进行其经常不变的运行。上帝不能片刻住手,否则人类就不得存活。况且人在这一天,也有他该作的工作。生活的需要必须照料,患病的人必须看顾,穷苦人的需要必须供给。凡在安息日不帮助受苦之人的,上帝必不以他为无罪。上帝的圣安息日原是为人设立的,因此仁慈的行为,乃是与他的宗旨相符的。无论什么痛苦、是安息日,或任何一日所能解救的,上帝绝不愿意他所造之物受片时的痛苦。
§23
人在安息日所求于上帝的,较比平日的还多。上帝的百姓,在这一天放下平常的事务,用时间来默想敬拜。他们求上帝赐下比平日更多的恩典。他们求上帝特别的看顾,并恳求他赐下上好的福份。上帝并不等到安息日过去之后,才应允这些恳求。上天的工作永不止息,人也决不可停止行善。安息日并非懒惰无所事事的日子。上帝的律法,禁止人在他的安息日从事属世的工作,那谋求生计的辛劳必须停止。凡是追求世俗的快乐或利益的事,在这一天都是不合法的。上帝既歇了他创造的工,在安息日安息,并赐福与这一日。因此人也当摆脱他日常的职务,专以这成圣的光阴,作有助健康的休息,敬拜上帝,并为圣事而用。故基督医治病人的工作与律法完全相符,也是尊重安息日的。
§24
耶稣声称自己与上帝有相等的权利,在地上,行天父在天上所做的工作,这工作的神圣和性质也是相等的。但这使法利赛人更为恼怒了。依照他们的见解,耶稣非但破坏了律法,而且称上帝为“他自己的父,”看自己与上帝平等。
§25
原来犹太全国的人,都称上帝为他们的父,如果基督说自己与上帝的关系,是同大家一样的,他们就不至于这样愤恨了。但他们既控告他犯了亵渎的罪,这就表明他们明白他所说的关系,乃是绝对性的。
§26
这些反对基督的人,找不到什么论据来应付,他感动他们良心的真理。他们所能引证的只有风俗和遗传。但这些理由,与耶稣从上帝的话和运转不息的自然界中,所提出的论据相比,就显得薄弱无力了。如果拉比们心中有一点儿领受光的诚意,他们就会信服耶稣所说的都是真理。然而他们却托辞逃避他所说关于安息日的论点,而想拿他自称与上帝同等的把柄去煽动众怒。首领们的愤怒是没有限制的。若不是因为惧怕百姓,祭司和拉比们就会将耶稣当场杀死。然而一般民众对于他是热烈拥护的。许多人认出耶稣就是那曾医治他们疾病,安慰他们忧伤的朋友,而且他们为耶稣在毕士大池旁治病的事辩护,所以首领们不得不暂时按下心头之恨了。
§27
耶稣驳斥了被控亵渎的罪名,他说:我有权柄作你们所控告我的事,乃因我是上帝的儿子,我与他在品性、意志和宗旨上,都是一致的。在上帝创造和为人安排的一切事上,我都与他合作。“子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惟有看见父所作的,子才能作。”如今祭司和拉比们倒因为上帝的儿子,作他被差遣到世上来所作的事而责难他。他们因为自己的罪,就与上帝隔绝,又因为骄傲,便擅自行动。他们凡事自满,并不感觉需要更高的智慧来指导他们的行动。但上帝的儿子却顺服天父的旨意,依靠天父的能力。基督彻底的忘我,他甚至不为自己作什么计划,而接受上帝为他所定的计划,天父就将自己的计划逐日向他启示。我们也应当如此倚靠上帝,使我们的人生,也能全然实现上帝的旨意。
§28
当摩西将要建造会幕,作上帝的居所时,上帝吩咐他制造一切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他的样式。摩西有满腔的热诚作上帝的工,也有最精巧、最有天才的工匠,照他的指示去作。然而除了依照上帝所指示他的样式之外,他没有另造一个铃、一颗石榴、一根禭子、一条边、一幅幔子,或圣所内任何器皿。上帝召他上去,将天上的事物指示他。耶和华用自己的荣耀遮蔽他,使他得以看见那样式,以便按着制造一切物品。照样,上帝向他所拣选作为自己居所的以色列民,启示了他对人的品格所有的光荣理想。当在西乃山颁布律法,及耶和华在摩西面前经过时,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出34:6、7)上帝即是将这品格之典型显明了。
§29
如今以色列人随己意而行。并没有按着样式去建造自己,但是上帝所居住的真殿,基督,他在地上生活的一举一动,完全符合上帝的理想。他说:“我的上帝啊!我乐意照你的旨意行,你的律法在我心里。”(诗40:8)照样,我们的品格,也必须造成“上帝藉着圣灵居住的所在。”(弗2:22)在一切事上,我们“都要照着……指示你的样式,”就是“为你们受过苦,给你们留下榜样,叫你们跟随他的脚踪行”的基督。(来8:5;彼前2:21)
§30
基督的话教训我们,应当看自己与天上的父,有不可分离的关系。不论我们的地位如何,我们总要靠赖那掌握一切命运的上帝。他已经派定我们的工作,又将作工所需的才能和方法赐给我们。只要我们顺服上帝的旨意,依靠他的能力和智慧,他必引导我们走在安全的路上,完成我们在他大计划中的一分责任。但是人若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就使自己与上帝隔绝。这样的人不是与基督合作,乃是实行那与上帝和世人为敌者的计划了。
§31
救主接着说:“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样作。……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着,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撒都该人认为人的身体是不会复活的,耶稣却告诉他们,他父的最大手段之一,就是使死人复活,并且他自己也有权柄作这同样的事。他说:“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上帝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法利赛人相信死人复活的事。基督宣称那赐生命给死人的权能,现在就在他们中间,而且他们将要目睹这种权能的施展。这使人复活的权能,也就是那赐生命给“死在过犯罪恶之中”的人的权能。(弗2:1)这在基督耶稣里的生命之灵,就是“他复活的大能,”足以使人“脱离罪和死的律。”(腓 3:10;罗8:2)罪恶的权势被打破了,人藉着信心就得蒙保守,脱离罪恶。凡敞开心门接受基督之灵的人,就得与将来使他的身体从坟墓里出来的大能者有份。
§32
这卑微的拿撒勒人,就此表白了他真正崇高的身份。他一时超脱了人性,卸去罪身和耻辱的形状,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是天使所尊敬的,是上帝的儿子,是与宇宙的创造主原为一的那一位。听众都目瞪口呆了。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也没有像他这样有赫赫的威严。他发言清楚而明晰,充分地宣明他的使命和世人的义务。“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并且因为他是人子,就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
§33
祭司和首领们已立自己为审判官,要谴责基督的工作。不料基督却宣布自己为他们的审判者,也是全地的审判者。世界已交在基督的手中,而且上帝赐给堕落人类的每一福份,都是由他而来。他在未成肉身之先和成了肉身之后,都是世界的救赎主。世界上一有了罪,就有了救主。他将光和生命赐给一切的人,各人要按自己所得光的多少而受审判。那位将光赐给人,又随时随地给人最温慈的劝诫和设法救人离罪成圣的主,也是人的中保和审判者。自从天上的大斗争开始以来,撒但就用欺骗的方法来维持他的势力。而基督则曾经努力揭穿他的阴谋,打破他的权势。那与迷惑人者相争的是他。那从历代以来,设法要从撒但掌握之下夺回俘虏,将来要在每一个人身上施行审判的,也就是他。
§34
上帝“因为他是人子,就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因为基督曾亲自尝过世人所受痛苦和试探的滋味,并明白人的种种弱点和罪过,因为他曾为我们的缘故,抗拒过撒但的试探而获胜利,他也必以公正仁慈待他流血所要救的人,──惟其如此,上帝才委派人子施行审判。
§35
然而基督的使命并不是要审判人,乃是要拯救人。“因为上帝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约3:17)耶稣在犹太公会前也说:“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5:24)
§36
基督吩咐他的听众不要希奇,他以更宽广的眼界,将未来的奥秘指示他们,说:“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
§37
以色列人所长久等待的,所希望弥赛亚来赐予他们的,就是这个来生的保证。那能照亮坟墓之幽暗的惟一亮光,正照耀在他们身上。然而固执己见是盲目的。耶稣曾违犯拉比的遗传,不顾他们的权势,所以他们就不肯信他了。
§38
这件事情所发生的时间、地点、机遇和弥漫全场的紧张情绪,都使耶稣在公会之前所讲的话更有力量。全国宗教界的最高权威,正在图谋杀害宣称自己是复兴以色列的那一位。安息日的主,竟在属世的法庭上,被控犯了安息日的律法而为自己辩护。当他这样大无畏的宣布自己使命的时候,审判他的人以惊奇和愤怒的表情望着他,但是他的话是无可辩驳的。他们不能定他的罪。他否认祭司和拉比有权审问他或干涉他的工作。他们根本没有这样的权柄,只不过是凭着自己的骄傲和自大,妄作威福而已。耶稣不服他们控告他的罪,也不肯接受他们的盘问。
§39
耶稣没有为在安息日医病的事,向告他的首领们认错,也没有向他们解释他行这事的目的,反而向他们发出质问,于是被告变成了原告。他责备他们心肠刚硬,不明白圣经,又说他自己是上帝所差来的,他们既然拒绝了他,就是拒绝了上帝的道。“你们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5:39)
§40
旧约圣经的每一页,无论是历史,律法或预言,都有上帝儿子的荣光照耀着。犹太教的整个制度,就其为上帝所设立者而言,乃是福音的雏形。“众先知”都为耶稣“作见证。”(徒10:43)从给亚当的应许起,历经族长与仪文律法的时代,天上的荣光无时不在显明救赎主的脚踪。当未来的事,神秘的排演在众先知面前时,他们就看见伯利恒的那颗星,那将要来的细罗。每一次的献祭,都是表明基督的死。每一缕馨香的烟云,都是表明他的公义上升。每一次禧年的角声,都是宣扬他的圣名。在那神秘可畏的至圣所中,有他的荣光停留。
§41
犹太人手中既执有圣经,就以为单单他们那一点儿圣经皮毛的知识,便能得到永生。但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并没有他的道存在心里。”他们先拒绝了圣经里的基督,随后又拒绝了基督本身。他说:“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
§42
犹太人的领袖们,曾经研究先知所说的弥赛亚之国的预言。然而他们的研究并不是出于寻求真理的诚意,只是想从其中搜求证据来维持自己的奢望。如今基督来临的方式,竟与他们所期望的相反,他们就不肯接待他,于是为了辩护自己有理,他们就想证明他是迷惑人的。他们一经走上这条路,撒但就容易增强他们反对基督的心了。那本应使他们见到基督神性的话,反而被曲解用来定他的罪。这样,他们就将上帝的真实变为虚谎,救主越是用仁慈的作为向他们作直接的启示,他们越是坚决地抗拒真光。
§43
耶稣说:“我不受从人来的荣耀。”他并不贪图犹太公会的势力和赞助。他们的嘉奖并不足以增加他的尊荣。他的尊荣和威权,乃是上天所赋予的。如果他愿意的话,天使也必来向他敬拜,天父也可以再度证明他的神性。然而为了犹太首领们本身的利益和他们所领导的全国人民的利益,耶稣就要他们自己辨认他的身份,而领受他来所要赐给他们的福惠。
§44
耶稣说:“我奉我父的名来,你们并不接待我,若有别人奉自己的名来,你们倒要接待他。”耶稣奉上帝的权柄而来,具有上帝的形象,成全了上帝的话,专求上帝的荣耀。然而以色列的领袖们却不接待他,但遇有别人来假冒基督的身份,随从自己的意思,追求自己的荣誉,反能受他们的接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凡求自己荣耀的人,也必引起别人心中自高的欲望。这种号召是犹太人所能响应的。他们肯接待假师傅,因为假师傅奉承他们,助长他们的骄傲,赞成他们的私见和遗传。可是基督的教训,并不迎合他们的意见。他的教训乃是属灵的,他教人要自我牺牲,所以他们不肯领受。他们不认识上帝,故此上帝藉基督所发的声音,在他们听来是陌生的。
§45
今日岂不是重演着这同样的事么?现在有许多人,甚至连宗教的领袖们在内,不也是在硬着心肠拒绝圣灵,以致不能认识上帝的声音么?他们不也是正在拒绝上帝的话,以便保守自己的遗传么?
§46
耶稣说:“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着我写的话。你们若不信他的书,怎能信我的话呢?”那曾藉着摩西对以色列人讲话的乃是基督。如果他们听从了那藉着这位大领袖所发神圣的声音,他们就能从基督的教训中认出这声音来。他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摩西书上指着基督所写的话。
§47
耶稣知道祭司和拉比们决心要杀害他,但他仍然清清楚楚地向他们说朋,他与父的联合,以及他与世人的关系。他们看出自己反对耶稣是毫无理由的,但他们恶毒的仇恨仍未消除。他们目睹耶稣传道时所有动人的力量,就大为恐惧。但是他们仍然拒绝他的劝勉,而将自己关闭在黑暗之中。
§48
这些首领们想要破坏耶稣的威权,并因众人信服耶稣的教训,故又想转移民众对于他的尊敬和注意,但在这两件事上,他们已显然的失败了。耶稣使他们觉悟自己的罪,他们的良心深深的受了责备,然而这使他们对他怀恨更深。他们坚决地要杀害他,又差遣人到全国各地去警告百姓,说耶稣是迷惑人的。他们打发探子窥伺他,报告他的言论和行动。可爱的救主,现在确实已经站在十字架的阴影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