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愿望-时兆(1898)

第4章 “为你们生了救主”
§1 第四章 “为你们生了救主” 本章根据:路2:1-20
§2 荣耀的王屈身自卑取了人的性质。他在地上的生活环境,是简陋不堪的。他把自己的荣光遮蔽起来,使外面的威仪,不致成为引人注意的对象。他避免一切外表的炫耀。世上的荣华富贵和人间的功名事业,决不能救一个人脱离死亡,耶稣决意不让属世的吸引力呼召人到他身旁,凡跟从他的人,必须完全被天上真理的美所吸引。关于弥赛亚的特征,早已在预言中说明了,他切望人根据上帝之话的见证来接待他。
§3 众天使对光荣的救赎计划感到惊奇。天使来到选民之地,他们注视着上帝的百姓,将怎样接待他那披着人性的儿子。其他国家是相信神话,敬拜假神的。但天使所到之地原是上帝的荣光曾经显现,预言的光辉曾经照耀之地。他们暗暗的来到耶路撒冷,到那些被指定为圣言的解释者和为上帝圣殿服务之人那里。当祭司撒迦利亚在祭坛前供职的时候,天使曾向他宣布,基督降世的日期已经临近。那位先锋(指约翰)已经诞生了,他的使命有奇事和预言为证。他诞生的消息和他使命的奇妙意义,已经传到各处。然而耶路撒冷却没有准备迎接她的救赎主。
§4 天上的使者,看到上帝所呼召将神圣的真理之光传给世人的人,竟这样的漠不关心,就不胜惊异。犹太民族之得蒙保存,原是要见证基督,将在亚伯拉罕和大卫的后裔中降生,但他们竟不知道他的降生已在目前了。在圣殿中,每天早晚的献祭,原是指着“上帝的羔羊”,然而就连这里也没有准备迎接他。国内的祭司和教师们,竟不知那历代以来最大的事件将要发生了。他们背诵那些无意义的祷告文,执行那只是做给人看的敬拜仪式,他们只顾争夺财富和属世的尊荣,便没有为弥赛亚的显现作准备。这种莫不关心的态度,普遍存在于以色列全地。人心既充满了自私和世俗的意念,所以虽然天庭已惊喜若狂的在欢乐,而他们一点儿也没有感觉到。只有少数的人,仰望那位人所看不见的主。天庭的使节,便奉差遣到他们那里去了。
§5 罗马帝国有诏,命令广大领土内的人民报名上册,这谕旨已经送到住在加利利山地的居民那里。约瑟和马利亚便从他们的家乡拿撒勒,起身到大卫的城去,一路上有天使护送着。从前古列被召,作世上大国的君王,乃是要叫他使上帝被掳的子民得到释放。照样,该撒亚古士督也作了上帝的仆人,来实现他的旨意,将耶稣的母亲带到伯利恒来。她是大卫的后人,而大卫的子孙必须生在大卫的城里。先知论到伯利恒曾说:“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弥5:2)但是约瑟和马利亚在王族的城中,却没有人认识他们,更没有人尊敬他们。他们辛苦疲乏,无家可归,在狭窄的街道上走着。从城门直到城的尽东头,要想寻找一个过夜的栖身之处,却是不能,因为拥挤的客店里,没有他们下榻的地方。最后,他们在一所养牲畜的简陋房子里,算是找到了安身之处,就在这里,世界的救赎主降生了。
§6 人们一点儿也不知道这事,但这消息却使天庭充满了喜乐。众圣者带着更深切,更温慈的关怀,由天上光明的世界到地上来了。全世界因基督的来临更显得光明。在临近伯利恒的山上,聚集了无数的天使,他们等待着信号,要向世人宣告这大喜的信息。如果以色列的领袖们忠于所受的委托,他们或能分享这报告耶稣降生消息的喜乐,但是现在他们被越过了。
§7 上帝宣告说:“我要将水浇灌口渴的人,将河浇灌干旱之地。”(赛44:3)“正直人在黑暗中,有光向他发现。”(诗112:4)上帝宝座的辉煌光芒,必照耀那些寻求并乐意接受真光的人。
§8 在从前童子大卫曾经牧羊的野地里,仍有牧羊人在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夜静更深的时候,他们在一起谈论所应许的救主,并祈求那承继大卫王位者的降临。忽然,“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9 牧羊人一听见这些话,心中便充满了荣耀的幻象:“拯救者”果然来到以色列了!随他而来的乃是威权、尊荣和胜利。但天使必须使他们思想上有所准备,能在贫穷和屈辱中认识救主。他说:“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
§10 天上的使者安抚了他们恐惧之心,告诉他们怎样可以找到耶稣。又温柔的关怀着他们血肉之体的软弱,曾给他们充分的时间,使他们习惯于神圣的光辉。这时,喜乐和荣耀不能再受抑制了。整个平原因天军所发出的荣耀,光亮如同白昼一样。大地静静的没有一点儿声音,连天上也在俯听着以下的诗歌:
§11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 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
§12 惟愿今日全人类,都能领会这首诗歌!当日所发的宣告,所奏的音调,将要鼓彻直至末时,音响直到地极。当“公义的日头,”──“其光线有医治之能”—兴起之时,这首诗歌将由群众的声音,如同众水的声音,频频应和着,说:“哈利路亚,因为主我们的上帝,全能者,作王了。”(启19:6)
§13 忽然天使不见了,荣光也消逝了,黑暗的夜影儿,依然笼罩在伯利恒的山岭上。但是肉眼所从未见过的光明景象,还存留在牧羊人的记忆之中。“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们的。他们急忙去了,就寻见马利亚和约瑟,又有那婴孩卧在马槽里。”
§14 他们满心欢喜快乐的离开那里,就把所看见,所听见的一切事传开了,“凡听见的,就诧异牧羊之人对他们所说的话。马利亚却把这一切的事存在心里,反复思想。牧羊的人回去了,……就归荣耀与上帝,赞美他。”
§15 现今天地之间的距离,并不比当日牧羊人谛听天使歌声时更远。今日人类仍是天庭所极为关怀的对象,正如古时从事普通职业的平民,在日中遇见天使,在葡萄园和田野中与天上的使者说话一样。对于我们这些从事普通职业的人,天离我们也可能很近,来自天庭的天使,必照顾凡遵照上帝旨意而行的人。
§16 伯利恒的故事,是一个讲不完的题目,其中包藏着“深哉!上帝丰富的智慧和知识。”(罗11:33)我们看到救主的牺牲,竟以天上的宝座换成马槽,以及伴随他、敬拜他的天使,换成马厩中的牲畜陪着他,不能不为之惊奇。人的骄傲和自满,在基督面前是要深受责备的。然而这还不过是他那不可思议之谦逊的开始呢!──上帝的儿子,取了人的性质。──即使是亚当在伊甸园中未曾犯罪时的性质,已经是无限的卑辱了。但是耶稣竟接受了人类经过四千年犯罪、腐化之后的性质。他像亚当的每个儿女一般,承受了广泛的遗传律所造成的后果,这些后果如何,可在他属世先祖的历史中窥见一斑。他带着这种遗传到世上来,分担我们的忧伤和试探,并给我们留下一个无罪生活的榜样。
§17 撒但在天上的时候,曾因基督在上帝院宇中的地位而恨他。他自己的位份既被废黜,他就更加恨他了。他所恨的,乃是献身为救赎犯罪之人类的那一位。然而上帝却让他的儿子,到这撒但所自称属他统治的世界上来,作一个无助的婴孩,与世人同有肉体的软弱。上帝让他冒失败和永远丧亡的危险,与每一个世人一样,要应付人生的艰险,并从事人间每一个儿童所必须参加的战斗。
§18 世上作父亲的,心中总是惦念着自己的儿子,他看着他幼儿的脸,再想到人生的危险就心中战栗不安。他渴望护庇他亲爱的孩子,脱离撒但的权势,使他免去试探和斗争。可上帝竟赐下他的独生子,来应付更艰苦的斗争和更可怕的危险,以便为我们的孩子缔造安稳的人生道路,“这就是爱了。”诸天哪,惊奇吧!大地啊,诧异吧!
已选中 0 条 (可复制或取消)